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汝州
风穴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来到历史悠久的风穴寺,风穴寺又名白云禅寺,位于汝州市,是河南省四大名刹之一,曾与洛阳白马寺、登封少林寺、开封相国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风穴寺地处少室山麓,两山夹道、万木葱茏、流水潺潺,有“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的诗情画意。
中佛殿建于金代,距今已有 800 多年历史,为典型的金代建筑,整个佛殿没有用一根铁钉。殿堂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殿顶盖灰筒瓦,正脊饰琉璃宝珠火焰尖,两端饰琉璃鸱吻,四挑角各置力士一躯。佛龛内为一佛二弟子,即释迦牟尼佛、阿难和迦叶,皆为清代木雕像。殿内有块碑为后汉乾佑三年八月十五日所立,上面详细记载了风穴寺的演变历史。
毗卢殿建于明成化年间,是一座琉璃殿,殿中的汉白玉石佛,为明永乐七年住地开封的周王所献。
七祖塔:天台七祖贞禅师舍利塔。贞禅大师俗姓张,名贞,京兆(西京长安)人,幼年知名太学,及第后看破红尘,出家衡山,以后辗转来到风穴寺,广传佛法,兴建寺院,遍植柏树。唐开元十三年九月十八日贞禅师八十四岁圆寂。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距今一千二百余年,唐玄宗李隆基派崔相国(崔日用)、李使君(李暠)及弟子宗本收集了贞禅大师的数千颗“舍利”建成此塔,所以此塔又名“舍利塔”,唐玄宗赐号曰“七祖”以示纪念。塔高 24.16 米,为方形九层密檐式砖塔,塔身外轮廓呈抛物线,是中国迄今保存完好的 6 座唐塔之一。
悬钟阁建于寺院西南角一丈八尺高的方三丈石台上。为歇山式重檐三滴水建筑,飞檐挑角,巍峨壮观,古朴典雅。阁内有四根粗大的木柱,顶天立地,柱端架着一横梁,梁上悬挂宋代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铁铸大钟一口,钟高六尺有余,口面四尺六寸多宽,重 9999 斤,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也是河南省现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口铁钟。此钟铸造精致,音律准确,声音洪亮,故而明人张维新就留有“一声法撞飘空界,满地松阴宝月寒”的诗句,因此,“风穴钟声”就成为汝州八景之一。钟上铭文字迹清晰,图案规整,工高艺精,被称为“中原第一钟”。此钟对研究我国宋代的铸造业有很大的帮助。据文物专家考证。在全国保存完整,且能完好悬挂的铁钟,唐宋时期的全国只有五口,此钟为其中之一,是风穴寺第二大国宝。
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被称作风穴寺的三大国宝
风穴寺周边的山坡上分布着上下两处大型塔林,包括唐、元、明、清和近代的僧人墓塔及其他砖塔石塔 146 座。寺外还有历代碑刻和元明清各代的佛教造像等。
电影(少林寺)的拍摄取景地之一。
23天前2024-05-11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