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西安
西安博物院
【五彩过枝瓜果纹盘】清乾隆,高3.4厘米,口径18.9厘米,足径12.1厘米,重0.29千克,1983年3月26日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

敞口,尖圆唇,弧腹,圈足。外底有“大清乾隆年制”金彩六字三行篆书款。外壁满施铜红釉,釉面有金彩锦地,细密的锦地上散落着一些花朵。内壁釉面白中微泛青。主题纹饰绘于盘底。用釉上五彩绘出淡紫色的葡萄、深紫色的茄子、黄色的赖瓜、红色的南瓜及花朵、绿色的藤叶等。在白地的衬托下,纹饰中的色彩显得更加鲜艳浓烈,与外壁的红釉相得益彰。

五彩瓷是彩绘瓷的一种,萌芽于金代,如金代磁州窑的釉上红绿彩瓷器。其作法是在烧造好的白瓷上用红、绿等色料绘画,然后在彩炉中低温(800℃左右)焙烧而成。五彩瓷有两类,一类是青花五彩,一类是单纯的釉上五彩。明代早期多青花五彩,如宣德时期的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釉下青花在纹饰中占主要比例。明代中晚期,釉下青花已成为纹饰中的一种色彩,清代康熙中后期的五彩瓷中几乎不见青花,成为釉上五彩。常用的色彩有红、绿、黄、褐、紫等。由于烧成的五彩呈玻璃状,有坚硬的质感,而且色彩浓艳,因此,五彩也被称为“硬彩”。康熙五彩瓷极盛,色彩丰富,色泽鲜艳,而且色地五彩较多。雍正、乾隆时期,由于粉彩、珐琅彩的大量烧造,五彩瓷减少。清代晚期的五彩瓷色彩过于浓厚,缺乏光泽,纹饰繁密、呆板,含义粗俗。

这件五彩过枝瓜果纹盘色彩比较鲜艳,纹饰风格虽不如雍正五彩圆润、纤弱,但也不似清代晚期那种繁密杂乱,没有主题。因此,其时代可能是乾隆时期。 #去博物馆探秘
24天前2024-04-29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