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首都博物馆
到首博看堇鼎、伯矩鬲!
走进首都博物馆,“中华文明的有力见证——北京通史陈列”经过改造升级,焕新亮相。1100余件(套)首博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新出土文物,精讲古都京韵故事。
房山区琉璃河遗址出土的克盉(hé)和克罍(léi),是北京建城的“名片”,它们铸刻着相同的43字铭文,揭开北京城故事的开端。在基本陈列展上,一众“镇馆之宝”齐聚展厅,不仅有克盉和克罍,它们的“兄弟”——伯矩鬲、堇鼎也重磅亮相。
鼎口微敛、鼓腹、兽蹄形足,两耳外侧装饰有两头相对的龙纹,口沿下方装饰一周以扉棱为底的六组兽面纹……展厅中央,重达40余公斤的堇鼎独享展柜,吸引来往观众驻足观看。这件目前北京地区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1974年出土于琉璃河遗址253号墓。“堇”是第一代燕侯“克”的近臣,鼎内铭文记录了这位堇远赴周王都所在地奉献食物一事,因做器者是堇,该鼎被命名为“堇鼎”。
其器形、纹饰、铭文与黄河流域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相似,说明3000多年前,北京地区已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同中原地区在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伯矩鬲同样享受独立展柜。它在1975年出土于琉璃河遗址251号墓。“伯矩”是燕国贵族,鬲盖内及颈部内壁铸有相同的铭文“才(在)戊辰,匽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记述了燕侯在戊辰这一天赏赐伯矩贝币,伯矩做器纪念父亲的史实。伯矩鬲的全身由7个牛头组成,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北京地区西周青铜艺术巅峰之作。[ThumbsUp]
24天前2024-05-12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