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西安
在西千佛洞,我看到更多历史车辙的印记
西千佛洞,我看到更多历史车辙的印记如果有人说,西千佛洞和莫高窟风格一致,作为“姐妹窟”可以不必再花时间,那请看完我这一篇再说。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之西而得名。共有22窟,现存彩塑34身、壁画800余平方米。最早的是北魏时期的洞窟。
开放洞窟: 总共9个洞窟开放,目前一次可参观4个。开放的洞窟和我自己参观的洞窟。
艺术特色:每个洞窟中后代多次局部重修,使多个时代的风格特点出现在一个洞窟中,其中尤以回鹘重修的最多。回鹘又称回纥,是我国维吾尔族先民,回鹘是隋唐之际的称呼。公元840年前后回鹘政权覆亡后分三批向西迁徙,分别建立了喀喇汗王朝,甘州回鹘,以及高昌回鹘。部分回鹘部众散居于敦煌及周边地区。10世纪后期至12世纪初叶,世居瓜(现瓜州)沙(现敦煌)地区的回鹘族,在敦煌曹氏家族衰微、无力抵御外力入侵的情况下,于1030年前后掌握了瓜沙政权,史称“沙州回鹘”。
我的推荐:想知道回鹘人的样貌装扮吗?请看供养人画像-回鹘可汗/王后/王子。16窟甬道西侧是头戴莲瓣尖顶冠的可汗,手持长柄香炉礼佛。对面西壁回鹘王妃手捧供盘,身着宽领窄袖长袍。虽然面容已氧化变黑,发髻上插金簪、步摇,耳饰是十分罕见的迦陵频伽鸟。左室南壁门西绘制的回鹘王子手持花束,跟随高僧侧身向门而立。他腰间蹀躞带上挂着“蹀躞七事”(算袋、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自魏晋时传入中原,到唐代一度被定为文武官员必佩之物。
敦煌石窟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考古价值,而且通过一层层不同年代的壁画和一个个神态各异的雕塑,去感受那个灿烂又动荡,文明极大繁盛而又战争纷扰不断的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互相融合的变幻,去感受那个时代下的大人物,比如王室贵族,以及小人物,比如工匠信徒,那曾经如你我一样鲜活的生命的存在。#敦煌旅游攻略 #西千佛洞 #敦煌沙漠露营 #千佛洞 #敦煌怎么玩
24天前2024-05-12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