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圣但尼
圣丹尼教堂
圣但尼大教堂:哥特式教堂鼻祖,法国帝王陵
巴黎城市历史之旅应从圣但尼教堂开始。

巴黎城市创始于罗马化时期,随着帝国的衰亡,基督教取而代之,成为欧洲文明的标志。

圣但尼,第一位巴黎主教,传说被迫害而砍下头颅,他抱着自己的头从蒙马特走到今天圣但尼教堂的所在地,这座教堂原址是以他之名建立的。

最早的教堂已经成为埋葬历代法兰克国王的传统教堂,皈依天主教的第一任法兰克国王克洛维一世就埋在这里,大革命时期被挫骨扬灰,今天在地下墓穴里立着一块印有遗骸全息影像的塑料板供人了解那段历史。

教堂在12世纪原基础上重建,成为历朝历代法国国王的家族墓葬,那些串联起法国历史重要时刻的政治人物,基本都在这座教堂里。包括亨利二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弗朗索瓦一世夫妇,路易十四夫妇,以及被路易十八从巴黎乱葬岗里捡回来的路易十六一家也葬在地下墓室中。

弗朗索瓦一世在内的几个大型墓葬雕塑群,国王和王后的卧像均为裸体,简直是将文艺复兴精神进行到底了。而安托瓦内特的棺盖上放着一朵玫瑰,是巴黎人对这个女人永恒的同情。她的孩子,狱中死去的路易十七小朋友的心脏也保存在地下墓室中。

王朝史是一个国家历史的主线,这赋予了圣但尼教堂浓重的历史临场感,当你历数陵墓中埋葬之人的生前岁月,你实际上就看到了一个国家的书面历史。

12世纪,在长期分裂后,法国政坛迎来了一个加强集权的机会,在外敌的压力下,各地领主凝聚起来,王权力量有了集中的由头,圣但尼教堂的叙热主教看准这个机会,试图通过建造纪念物和精神丰碑的方式,以文化的力量巩固王权和教权。

作为甲方,他要求建造一座圣光撒播、够高够大的教堂,直接催生了一场建筑革命。这是社会现实影响艺术的一个极为醒目的案例。

圣但尼教堂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将玻璃花窗大量运用于教堂的建筑,第一个将有肋交叉拱与尖拱结合解决拱顶承重问题的教堂。也就是说,圣但尼是法国哥特式教堂的鼻祖,而那个时候,哥特式这个词还没发明出来。

教堂采用的石料为灰色调,当阳光正好时,完全不会觉得黑暗,反而使色彩斑斓的光影在石头上投下一片片梦幻的光斑更为显眼。这真可谓是满足了甲方爸爸“要有圣光”的要求。

建筑中埋下的,是整个法国的王朝历史,但建筑本身却也是法国文化史的发展和折射,建筑与人凝结在一起,即是眼见为实的历史观感了。

当我们说建筑是史诗,石头会说话时,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旅行过家家 #历史建筑 #小众发现社
24天前2024-05-13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