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日喀则
扎什伦布寺
佛前仰望 (《独行青藏高原》之五)

我们眼睛里的布达拉宫是独一无二的美的存在,藏人眼晴里的布达拉宫是至高无上的佛的存在。

被汹涌的人流推着走完了布迖拉宫的一号线,也无激动也无失望。

出来时在转经的人群中,抓拍到一个带着七八岁男孩匍匐行走的藏族男子,第一感觉是内地常见的乞讨,但他脸上那直击人心的微笑,让我惶恐,我错了。

除了“洪七公”,这世上有谁真见过乞丐的微笑?

直到现在我还在想,他真的是在礼佛?如果是,那个孩子呢?

我的佛缘来自于我的爷爷,他在4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因出家人指点逃过劫难,自此之后吃素念佛,他清瘦的面孔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他84岁无疾而终,那年我27岁,正按照儒家思想的指引在奋力搏取功名。每每遇到挫折或不如意的时候,我都会在佛前祷告一番,这几天在佛前仰望时,也曾几次泪眼。

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形制上大致相同,点灯与烧香只是缘于高原和内地礼佛表达材质的本地化,一样造型的四大天王,一样只能仰望的佛塔、佛龛和佛像。

都说西方人信仰更纯粹,他们都是请求主的宽恕而不是求得神的保祐。这几天在寺里,我先后看到几小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对佛的崇拜一样写在脸上。

导游说,中央对西藏的财政支持很大,藏人年满45岁就可以拿补贴,补贴的金额不能说,反正很高。与你们内地人拜佛“求今生”不同,藏人拜佛是“求来世”。

今生来世,来世今生。

今天一早我乘城际高铁从拉萨到日喀则,放下行李便步行到扎什伦布寺

藏传佛教的集大成者是出身于青海的宗喀巴大师,塔尔寺始建是缘于大师母亲对远行传播教义的儿子的思念。大师是伟大的老师,带出了许多著名的学生,其中有两个伟大的学生,一位是达赖,一位是班禅。达赖系列的光明集中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班禅系列的灵魂与肉身供奉在扎什伦布。

七年前我到过塔尔寺。大昭寺、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便时常出现在梦中。

我要:行走世界屋脊,探寻生命信仰。

阳光下的扎什伦布寺宁静而庄严,中午时分的游客很少,我拾级而上,心里平静而喜悦。

短巷对面走来一位女子,高挑瘦削的身材,独特的着装,一头乌黑长发,面相清奇,肤色清白,肯定不是藏族女子。擦肩而过后我又莫名地回头再看,她,也是一个人独行。

过了一会,我又远远地看见了她,她似乎有些迟疑,她是在想这个殿堂曾否来过?我举起手机定格了她佛前仰望的瞬间。

人终其一生,不过是一个人的旅行。父母陪我们一段,我们陪子女一段,相亲相爱、执子之手也终有分别,至于职场中的恩怨情仇,不过是佛语所说的“刹那”。

佛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就,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就。

淮安老王 2023年9月19日记于日喀则 2024年5月13日定稿于苏州。
#一个人说走就走 #西藏旅游攻略
24天前2023-09-19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