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上海
烟花三月下扬州之蜀冈平山堂
烟花三月下扬州之蜀冈平山堂
扬州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也是历史上文人墨客偏爱的城市。说到扬州
,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定是李白代言的瘦西湖和阡陌街巷的盐商宅邸。但在扬州西北郊的蜀冈中峰的大明寺内,有一处清幽古朴之地,虽然地方不大,外观其貌不扬,但内有千秋,令人玩味。它就是扬州文化高地—-平山堂。

平山堂是扬州蜀冈上的一个标志性景观,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三部分构成,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平山堂始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由时任扬州太守欧阳修所筑。平山堂东是南朝刘宋大明年间建造的大明寺,平山堂后,依山傍岩,是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的翠竹。伫立堂前,纵目眺望江南远山,恰与堂前栏杆高低齐平,因此,欧阳修名堂曰“平山堂”。
“独平山堂,占胜蜀冈,江南诸山,一目千里。”居扬期间,欧阳修这位文章太守,每逢闲暇,经常在平山堂“坐花载月”,诗文会友。
据记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对欧阳修所倡导的这种人文风流,一直是大加赞赏并且追慕不已。北宋元祐二年(1092年),任扬州知州的苏东坡为了纪念这位前辈,特地平山堂另处一堂,并从自己“深谷
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之诗句中摘取二字,名之为谷林堂”。扬州百姓更是念念不忘这位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紧挨着谷林堂又建了一座欧阳祠。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欧阳修被认为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潮流。清代的康乾两代帝王南巡来到扬州,曾几次驻跸平山堂,欧阳修在平山堂主打的诗酒风流,曾催生了清初“红桥修禊”的百年盛况。太守雅集事,风流宛在堂。在平山堂有一块“风流宛在”的匾额,乃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书,据介绍是刘坤一为追念扬州太守欧阳修所作。“风流宛在”四个字中的“流”字少一点,而“在”字多一点。其二字颇有深意……
平山堂是扬州的运河十二景之一,也是一个驰目骋怀的好地方,去扬州,如果不登欧阳修的平山堂,可以说就不算游扬州。 上海·中国
25天前2024-05-14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