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马德里
阿尔卡拉门
西班牙马德里阿尔卡拉门 Puerta de Alcalá
西班牙马德里阿尔卡拉门 Puerta de Alcalá

Pl. de la Independencia, s/n, Retiro, 28001 Madrid

阿尔卡拉门(Puerta de Alcalá)是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位于独立广场。它靠近市中心,距离丽池公园的正门只有数米之遥。该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有五个门洞,其中3个是半圆拱门,另2个为平拱门。 是18世纪欧洲史无前例的建筑巨作。阿尔卡拉街(Calle de Alcalá)穿过广场,但是并不穿过阿尔卡拉门。阿方索十二世街和塞拉诺街呈南北向穿越。其名称来源于从马德里到附近城市埃纳雷斯堡(Alcalá de Henares)的老路。18世纪后期,由中世纪城墙环绕的马德里外观仍有些单调。大约在1774年,卡洛斯三世任命弗朗切斯科·萨巴蒂尼重建一座新的城门,取代位于附近较小的老城门。如今对马德里市民和游客而言,阿尔卡拉大门这一马德里最知名最受欢迎的形象, 已经成为城市的象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今这座阿尔卡拉大门存在之前曾经还有另一座大门。1599年为了欢迎菲利浦三世(Felipe III)的妻子奥地利的玛尔卡利塔(Margarita de Austria)女士而修建了第一座阿尔卡拉之门。大门由石头砌成,有3个拱门和2座小塔楼,称为“de Alcala”(从阿尔卡拉),因为马德里经此门与通往阿尔卡拉的公路相连。
然而1759年12月9日当卡洛斯三世从这个阿尔卡拉门进入马德里时,他对这个门并不满意。国王喜欢更为雄伟的建筑,一座纪念他抵达马德里的凯旋门,所以1764年国王下令推倒旧门,修建新的阿尔卡拉之门。
为修建新门,何塞德埃尔莫斯亚(José de Hermosilla)、贝图拉罗德利盖斯(Ventura Rodríguez)和弗朗西斯科萨巴蒂尼(Francisco Sabatini)提交了设计方案,国王选中了萨巴蒂尼(Sabatini)来完成这一工程。该工程在1774年动工,1778年竣工。
阿尔卡拉之门采用了大型罗马式凯旋门的风格。因此一共有5个拱门, 当中三个为半圆拱门,内有拱顶,侧面的两个则为平拱门。
大门采用戈尔美娜尔(Colmenar)(马德里)的石灰石, 底部为花岗岩,门高19.5米。
除了当中的拱门两面都完全一样,其余的拱门两面则有所不同。 面朝城市外围的一面,运用了10根爱奥尼亚式圆柱;而对内的一面则运用了半露柱。 然而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大门两面的石顶碑都刻了"Rege Carolo III, anno MDCCLXXVIII"的字样。
中央拱门拱顶石上的狮子头,以及两侧拱门上的羊角, 都是罗贝尔多米歇尔(Roberto Michel)的作品。
弗朗西斯科基迭列(Francisco Gutiérre)则负责部分装饰雕刻,例如含有真的武器的徽章、面向大地女神喷泉方向的三角门楣上的兵器、 孩童群像以及起雕刻在拱石上的兵器等等。 阿尔卡拉门
25天前2024-05-14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