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上海
上海博物馆
珐琅之美:上海博物馆的华丽邂逅
今日,我踏入了上海博物馆,准备开启一场与珐琅之美邂逅的奇妙之旅。(可通过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参观免费。)
此次展览,聚焦香港收藏家张宗宪捐赠的 54 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它们如璀璨星辰,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跨越明清至近代的岁月长河,涵盖了陈列品、生活用品、文房用品等多种品类,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展现出中国传统珐琅工艺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
铜胎掐丝珐琅,那典雅的名字“景泰蓝”,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魅力。我凝视着一件件展品,只见红铜为胎,扁铜丝如丝线般缠绕编织,勾勒出精美的花纹,焊接在器物表面,仿佛是艺术与工艺的完美交融。而珐琅釉料则像是神奇的颜料,被填入花纹之中,经过焙烧、打磨、镀金等一系列繁复的工序,一件珐琅器才得以诞生,宛如一件艺术品从时光的深处走来。
这种工艺,据传在 13 世纪中叶从阿拉伯地区飘洋过海而来,却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与传统美学相互碰撞、融合,最终成为明清宫廷工艺品中璀璨的明珠,更在清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漫步在展厅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清康熙时期的掐丝珐琅兽面纹四足炉,庄重而威严,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气息;清代的掐丝珐琅圆盆盆景及五足香几一对,优雅而精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古人闲适的生活情趣;清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花鸟纹象足熏炉一对,那灵动的花鸟图案仿佛在翩翩起舞,栩栩如生;清乾隆时期的掐丝珐琅八吉祥碗,吉祥的图案寓意着美好与幸福,让人不禁为之沉醉。
我了解到,社会捐赠是上海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张宗宪先生的捐赠,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参观完这场展览,我心中满是感慨与赞叹。珐琅之美,不仅在于其精湛的工艺,更在于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去博物馆探秘
5天前2024-05-16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