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杭州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浙大文创空间
宋人的花事雅赏,竟出现了谋生的闲人!
当花与瓶相遇,在文人眼中就有了花型之美与瓶型相得益彰的考量,也会相应派生出瓶花的美学与仪式感。

宋室南渡后,出现了北花南移等现象。由于养花、赏花、簪花、插花等风气日益浓厚,也刺激了人们对花卉的需求。马塍路一带,曾是临安城重要的花卉供应基地。

花卉种植的规模化、商品化趋势,是宋代瓶花发展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宋人花卉的栽培技术已十分成熟,可改变花卉的生长周期及色彩。 周密《齐东野语》记载了"马塍艺花",以"密室沸汤"之法催花早放,以"洞岩凉风"之法延迟花卉开放。

温革《分门琐碎录》 有"接花法",如黄白二菊互接,苦練树接梅花则花如墨梅,木樨接石榴开花必红。

宋代,插花被称为“四般闲事”之一,甚至还出现了专以闲事为谋生手段的“闲人”阶层。《都城纪胜》载,所谓“闲人”中专门出入官府人家从事插花、挂画等杂役之人,被称为“一等手作人”。这说明当时的插花活动已具备专业化、商业化倾向。

其中,“三具足”,即佛前供花。以一对花瓶与一只香炉,抑或再加上一对烛台组成的“三具足”或“五具足”的供养形式。

宋代由于高坐具的发展,瓶花在演进过程中逐渐脱离释道供花的藩篱,成为书斋陈设与文人案头清玩的组成,且更加普及与大众化。

宋人的花器按材质区分有陶瓷、铜、金、银、玉、水晶、玻璃、竹木等;按器型分有壶、觚、尊、壘、罐、钵、盆、罂等。

宋元时,可作为花瓶使用的常见瓷器瓶式,有梅瓶、玉壶春瓶、胆瓶、折肩瓶(俗称纸槌瓶)、折沿长颈瓶、鹅颈瓶 、贯耳瓶、弦纹长颈瓶、琮式瓶、觚式瓶、尊式瓶、花口瓶、筒式瓶、瓜棱瓶、蒜头瓶、方口壶(钫)等。还有作为花器使用的壁瓶(半瓶)、多孔花插、花盆及承托盘等。

宋人怡情花木,喜用古铜瓶插花。这不仅是对追古、玩古的趣味追求,还因为鲜花插养于铜瓶中,可吸收铜离子并改善水质的营养,加上铜绿的杀菌和净化水质的作用,瓶花鲜活的形象得以持久。

在宋画中,常见案头瓶花与瓶架的组合。宋代文人的书斋空间较小,将“一枝瓶”置于案头, 可随时把玩。正所谓“自案生春小瓶花,疏花小叶一枝斜”。

占景盆是一种浅盆造型的花器,每个"细筒"都可分枝插花。类似陶瓷的占景盆,有宋代实物出土。

至少在元代,就已出现瓷花瓶加金属胆的花束固定方式。明清时成为流行,可有效防止瓷花瓶冻裂。

让我们在一瓶一花的微观中,品味案头的风物抒情,体会宋人尚趣尚美的生活态度,体验几案瓶赏的雅活方式。#博物馆奇妙漫游 #城市人文手记 #小众发现社 #刚从杭州回来听我说
14天前2024-05-18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