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
杭州最美校园,集齐三座世界级建筑大师的网红地标!
中国美术学院创立于1928年,其前身是国立艺术院。各大校区里,最喜欢的莫过于转塘的象山校区。

象山校区的建筑与自然相互交融,由王澍和陆文宇设计建造而成,彼时王澍还未拿到普利兹克奖。大名鼎鼎的11、12号楼,竹制回廊与白墙相映成趣。

据说象山校区的建造过程中回收使用了700万片瓦片,类似于皴法的纹理,增添了几分深邃厚重感。

而隈研吾打造的中国民艺博物馆,完美体现了他的负建筑理念。葡萄牙国宝级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因一棵老樟树而出圈。

整个校区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宛如一幅动态中国山水画,赏心悦目。从正门(东北门)进入校园,是艺术巨匠的广场。东端入口保留了大片鱼塘和茭白地,葆有一片阡陌田园风光。

校园里还散落着校训石“行健居敬会通履远”,林风眠的“为艺术战”、潘天寿书写的校园题名石等。

西端为象山,有意不布置高大建筑。象山三望将三远的空间向度变为时空相交的向度,自有一番怀远的况味。

有多嫌弃小河公园,就有多喜欢民艺博物馆。有多讨厌之江文化中心的建筑,就有多爱国美。有时候,真心怀疑这真的是同一个人设计的么?

虽然临安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富阳博物馆、文村等等,都各有千秋,但最舒服的还得是国美。所以啊,别再致力于打造上海博物馆东馆、杭州版本馆这样所谓的网红了,人与建筑的依存才是正经事。

作为外行人看建筑展时,多是看造型和理念。但国美真的好美啊,每来一次都禁不住安利一番。樟树下可以滑下去的草包,飞扬的剪纸幡旗,湖边发着光的金柳,安详的夯土墙面,斑驳的阳光碎花,连框景都那么美。

好的建筑,真的不需要中西合璧,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滋养。这边厢是汇聚各地国宝的顶级学术展,那边厢传来皖南皮影剧团的文武戏。展厅有学术大佬深入浅出的讲座分享,还不时听到廊桥工作坊的欢呼声。工作人员也不会像某些一级博物馆一样,闭馆前的十五分钟就开始轰人。

不敢想象,要是天天在这样的校园里闲逛、蹭课,我会是一个多么开朗的小女孩。#城市人文手记 #刚从杭州回来听我说 #被低估的遛娃宝地 #和朋友出去撒欢儿 #就是爱看展

11天前2024-05-18
7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