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成都
青羊宫
成都青羊宫攻略
成都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唐僖宗避难于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中和三年 (公元883年) ,诏改为青羊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青羊宫主要建筑有山门、三清殿、唐王殿等。宫内混元殿高大雄伟,八卦亭是其中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版本,成为研究道教的珍贵资料。
青羊宫原山门建于明代。左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七星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还有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
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文物。
青羊宫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高约20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混元殿,重建于光绪年间,26根石柱和2根木柱上有精美镂空雕刻,图案有鹿、凤凰望月、双狮戏球等,生动灵活。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冀、轸。此殿建筑宏伟而庄严。
八卦亭位于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亭的石基分为三层,依次为方形、八角形和圆形,以契合于道教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相合义理。三清殿之后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始建筑——斗姥殿,为全木建筑。青羊宫建筑群最后一组重要建筑是后苑三台,左为“降生台”,右为“说法台”,中为紫金台(又叫“唐王殿”,内塑李渊夫妇和李世民像)。
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太上道祖。大殿两边还塑有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燃灯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在青羊宫三清殿供奉有一对黄铜铸成的铜羊,俗称青羊,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左侧为独角青羊,右侧为双角青羊[18]。其中单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以负青羊宫之名。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相传这只青铜异兽是宋代河南开封经梅阁之物(羊颈部补疤处原有“红梅阁”三字)。另一双角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原青羊已作为文物被珍藏在青羊宫,而仿制铜羊于2004年6月9日上午10时30分进行开光揭幕仪式让信众抚摸。
14天前2024-05-03
7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