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烟台
蓬莱阁
桐行.山东烟台~蓬莱阁(下)
蓬莱阁是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曾在此登临,后世陆续添建,也经历了几次破坏。蓬莱阁被誉为江北第一阁,与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并称的“江南三大名楼”对应,也有人将四处景致并称“四大名楼”,也有人说没有蓬莱阁而有鹳雀楼,也有人什么也没说。虚名嘛,怎么说的都有,说什么也别太当真,不管是不是名楼,反正现在是5A级景区,整个景区的门票是100块钱。
蓬莱阁是两层楼,现在不让去二楼登临,文物需要保护,上了二楼又能如何。阁前一幅牌匾写着“蓬莱阁”,是清代铁保的字迹。铁保是书法家,以楹联书写而闻名,这三个字还真不是集字,真是铁保写的,但写的不是这块匾,原匾据说在特殊年代被抠下了作者的名字,现在在二楼存放,一楼这一块是后来重新制作的。进到阁内,看到巨幅壁画,主题是八仙过海。
八仙的故事历史上传说很多,人员组成也很多,一直到了明代一个叫吴元泰的人写了《东游记》之后,才算基本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当然既然是传说就没有规范一说,只是看是不是流传的下来而已,谁流传了谁就是规范,比如和《东游记》一起的《西游记》因为篇幅简略就没有流传下来,这个作者叫杨致和,吴承恩写的是其后另一版本;也在这时期的《南游记》和《北游记》,从创作出来就没多少人看,不用说流传了。
按照《东游记》的说法,八位神仙依次是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个人代表了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的世间八种人,世间人修道成仙,什么出身都有机会,这个角度说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八仙还有法宝,能行侠仗义,却也有自身的毛病,这也颠覆了民众心中神仙的完美人设,比如说铁拐李,要饭的叫花子形象,没有钱但有一葫芦法宝,内藏灵丹妙药济世悬壶,但治不了他自己的瘸腿,这说明内科大夫治不了骨科的病。
《东游记》讲八仙在蓬莱聚餐,吃饱喝足打算走,铁拐李和吕洞宾说既然会法术,那出海不坐船,大家附议,拿出各自的宝贝出海,留下一句话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铁拐李踩着葫芦,吕洞宾踩着宝剑,张果老骑着驴,何仙姑踩着花篮,改变了交通工具,其实这跟坐船没什么区别。过海时动静大了,东海龙王不乐意跟八仙打起来了,八仙把海鲜打一顿,乘兴而去。这神话传说的价值观有点问题,而且吃亏的都是龙王,孙悟空也欺负,哪吒也欺负,魏征也欺负,虾兵蟹将最后都是白灼辣炒的结局。
穿过蓬莱阁便是临海的围墙,这里有中石先生题匾的避风亭。亭子里外两个温度,亭子里容易感冒。向西在前行,有一个海上索道的闸机,因为安全检修现在这里停运了。从这里可以步行出景区后走上十分钟的路程,再进入蓬莱阁第二景区田横山。田横山,田横待过的一座山。
田横原是战国时期齐国没落的贵族,秦代末年大泽乡起义后,田横兄弟也在山东起义反秦,楚汉相争时期田横在复建了齐国,后来打算臣服刘邦,结果韩信攻入齐地大败田横,没什么不讲理的,人家都说好归顺了。这个事情的结果是韩信被封了齐王,从这开始就膨胀了,最后落得个未央深处是禁地;田横几次聚集力量反抗都是失败,带着部下沿海边山岛驻扎,那山就是今天烟台蓬莱的田横山,岛就是今天青岛即墨的田横岛,这冠名权算是拿下来了。
从蓬莱葛所在的丹崖山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田横山,这里也叫老北山,因为在蓬莱的最北边。原本有索道,但是在维修,所以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小景区,就像山海关包括老龙头天下第一关一样,但是蓬莱阁100元的门票通用。进入景区不远处就是田横塑像,旁边是散装动物园,比较抢镜的是牙山黑山羊,这清澈的眼神透露着愚蠢,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死羊眼了。
向山上走一直到后海,会见到一个地标,老北山灯塔,这是和烟台山灯塔一样,用于海边航船运转的指示,相当于机场的塔台。从灯塔向下,就是这边著名的黄渤海分界广场。两海的分界是从大连旅顺到烟台蓬莱的一条相对直线,渤海清黄海浑,据说看起来很清晰,当然这就是据说。在田横山的分界广场确实看不太清楚,也许是角度和距离的原因,景区的工作人员说在不远处的长岛会有直观的体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转天在长岛也没顾得上前去。尽管如此,分界广场还是有显著的地标可供打卡,之前咨询过的海上游艇也是开到这里就调头回走,这里是分界,可以相信。
从广场往回转,在合海亭歇歇脚吹吹风,居高望海的视野一下就打开了。回到丹崖山景区,吃个当地特色的蓬莱仙糕,看个秧歌舞,在传说中的的龙井旁喝个龙井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不浮躁,不激进,不物质,不功利,这就是仙境,是过海仙人之所追求。想起蓬莱阁景区外新建的八仙过海景区和三仙山景区,有噱头而无内涵门票还贵,和仙人之所的文化有些相悖了。
#山东旅行 #玩转户外 #花式过五一 #五一旅行任意门 #五一去哪玩
14天前2024-05-01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