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香港
青洲灯塔
不能抵達的新、舊青洲燈塔介紹
青洲燈塔建築群包括一座舊燈塔(建於1875年)、一座興建的新燈塔(1904年)、一幢前歐籍職員宿舍,以及一幢前看守員房舍。數十年來,新舊青洲燈塔為數以萬計從西面進入香港的船隻輔航,在香港海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青洲燈塔於1875年7月1日啟用,時為香港首座燈塔於鶴咀建成後約三個月。1901年,當時有計劃把鶴咀燈塔的訊號燈搬移至青洲。為此,青洲需要建造一座更高更大的塔樓,以容納鶴咀的訊號燈。

新青洲燈塔建於舊燈塔旁,於1904年動工,翌年竣工。新燈塔建成後,取代了舊燈塔的功能。新燈塔在1970年代已改為全自動操作,一直使用至今。

舊燈塔是細小的圓柱形燈塔,以花崗石建造,高約12米,門口沿邊飾以凸出的粗面隅石。燈塔的牆上有兩個「十」字開口,供塔內通風和採光之用。這些開口與雕鑿於中古時代歐洲堡壘上的搶眼十分相似。

新燈塔也呈圓柱形,以花崗石和混凝土建造,高17.5 米,頂部裝設一個鋼鑄訊號燈。整座構築物均髹上白漆,不但令航海員易於看見,更可發揮隔熱和保護構築物的功能。螺旋型樓梯以磚石鋪砌,工藝精巧,並築有美觀的欄杆。入口處和窗戶的頂部,則塑造成平圓拱形,並以灰塑裝飾作為點綴。

前歐籍職員宿舍是燈塔建築群不可或缺的部分。該宿舍相信是建於十九世紀末,當中不乏充滿古典風格的裝飾構件,例如前門的門廊,以飾有改良式柱頭的支柱作為支撐。建築物原本只是單層樓房,於1923年才加建頂層。

前看守員房舍是一幢單層、平頂而呈「L」形狀的建築物,外牆開有平圓拱窗戶,頂部則建有飛簷。

自1950年代起,由本地人員代替歐籍人員執行看守燈塔的工作,到了1970年代,看守燈塔的工作更由自動化設備所取代。該兩座宿舍曾一度改建為警察康樂中心。及後,兩座宿舍連同四周範圍(不包括兩座燈塔)曾租予基督教互愛中心作青少年戒毒治療及康復中心之用。

青洲燈塔建築群於2008年列為古蹟。

此燈塔建築群現為海事處(新青洲燈塔)及政府產業署管理。基於保安理由及避免影響日常運作,建築群並不對外開放。

所以,為了尋找光明人生,為了尋求人生導師之護航的朋友,切忌不要摸門釘了,吃閉門羹也不要。總是要相信,光明的大道不會走向陰暗潮濕的地方、人物和時間。你要尋找,你有機會找不到。而燈塔,最重要的是作為一種比喻和隱喻之存在。
13天前2024-05-21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