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巩义
巩义石窟寺
规模不大,但这里的造像真的不输龙门云冈
历史背景

巩义石窟寺(巩县石窟)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是北魏皇帝、皇后举办礼佛活动的场所,也是北魏皇家开凿的大型石窟。此后至宋历代相继在此凿龛造像。初名希玄寺,唐代改为净土寺,宋时称大力山十方净土禅寺,清代至今称石窟寺。

巩义石窟特点

巩义石窟寺现存洞窟5个,窟内造像雕刻细致、内涵丰富,形成由北朝向隋唐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

邙山大力山段崖层断裂纹太多,如果开凿较大的石窟,极易崩塌,所以这里的石窟基本采用中心柱的雕凿方式。

五窟看点

第一窟

面积最大,也是雕凿最为精美的一窟,其南面两侧雕刻的“帝后礼佛图”保存完整,表现的是皇帝、皇后进香礼佛的场面,堪称国宝;

第一窟外东侧金刚旁有一尊大佛像和一尊菩萨像,是整个石窟寺的标志性雕像。佛像微微俯视,观之栩栩如生。而这尊佛像也是石窟寺内少有的站姿佛像。

第二窟

该窟为未完工洞穴,因石质原因,开窟后不久即遭废弃,现存佛龛多为后世百姓所建。

第三窟

中心柱南侧主龛上方一对飞天身姿修长,造型别致优美,灵动飘逸。其中东侧飞天高鼻深目,为北魏早期特点;

西侧墙壁下方雕凿有排列整齐的伎乐人,手持不同乐器,表情姿态各异,展现了一套完整的伎乐图;

中心柱西侧下方雕凿有双头神王,双头三眼,极其罕见。

第四窟

第四窟窟体比第一窟体积小,但形制和布局大致相同,也有帝后礼佛浮雕,可惜的是第四窟并未开放参观;

第四窟外侧东面有力士像,保存较为完好。

第五窟

最后一窟建于山体墙面外,为平面正方形的小窟,没有中心柱,三面安置有三尊佛;

窟顶藻井中心刻有一朵特大的莲花,周围环绕六个凌空高翔的飞天。

千佛龛

千佛龛位于第五窟东面,位于石壁的下方,为唐乾封年间(666-667年)所造。龛内有小佛九百九十九尊,加上中间的坐佛,恰巧是一千尊,故曰“千佛龛”。中间坐佛为双脚落地坐姿,很罕见。

出行建议:

巩义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区北5公里的河洛镇大力山下,距离郑州、洛阳和登封都不远,建议自驾前往!游览时间大概在1小时左右。
#玩转户外 #小众发现社 #休闲好去处 #一生必去的浮潜胜地 #去博物馆探秘
12天前2024-05-21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