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泰州
凤城河风景区
泰州城市的底片———泰州南水门(亭介篇六)
[Zero][One]泰州是个低调而有内涵的城市。它虽然地处江北,却有着江南的婉约别致。历史悠久,绵长不绝,不经意间就能遇到浓酽的底色,淡雅而芳香。
[Zero][Two]出了乔园,不远处有泰州电视塔,跨路而立,独树一格,与众不同,为国内罕见。电视塔旁边不远处就是泰州母亲河——凤南河,河滨默默无闻的俯卧着一座南水关,亦是城墙,亦是水道,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
[Zero][Three]它,又叫南水门,是泰州原南城墙迎恩门下的一座内外通水的关键性建筑,位置在中市河的最南端。它将城墙挖了个水洞,一半在水面下面,只能通行船只。南水关一边接着南城河,至老通扬运河,从而与大运河和长江相通;一边接着中市河、玉带河,从而将城内外的水系沟通,极大的方便了运输。
[Zero][Four]如今,南水关就如饱经沧桑的老者,无言的屹立在城市一角,云淡风轻的看着身边似乎通天的电视塔,那天翻地覆的变化。人类的文明跨越式的加速发展,各类科技层出不穷,眼花缭乱,是否一定经济实用,方便快捷,可靠从容吗?
[Zero][Five]城市的历史,不仅是文明繁荣昌盛,也是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更加便利,公共设施愈齐全等的过程,也是一个面对老困难、新问题一次次试错的尝试,有时回首往事,看看古人是如何解决问题,会有更好的启示。那些老遗址,就如城市的底片,忠实的记录着一切,微妙必肖,凸显底蕴深厚。这些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数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是那些用钱堆积出来的花瓶般人造景观无法比拟的。它只是等待着研究者、思考者、有缘者。
[Zero][Six]满意开心,痛苦也好,人生如此,彼此过客。然则,所遇皆可思,有思即可得。专业的人看的是门道,外行的人悟的是道理。“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古人的话,诚不我欺。旅途匆匆,能够遇到新鲜奇特的事物,感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算的上收获满满。

背景贴士:南宋淳熙十年,泰州新知州万钟,除了重视教育,更加重视民生,为方便生产和运输活动的开展,他在短短的四年任职期间,抓紧修建了三座水关,其中就有南水关。南水关的外形就像一个城墙的门洞,建筑在水面上下,比城墙的门洞水平高度低了很多。两侧墙壁不像城墙是用砖砌的,而是用石头——那种大块的条石来砌成;顶部的拱券是用一些特殊规格的石头砌筑,底部还用厚厚的青石板铺上。所以,能够长期吃立在水面上下,历经风雨侵蚀冲刷而不倒,贯通着城内市河与城外的水系交通。后来的人,又挖掘河流把城河跟长江、下河等沟通,来自外河的船只也能够通过,通达城内市河。为了引导城河里船只顺利进入城内的市河,在南水关的南北两端,还建了各有数丈长的“八”字形的石壁,叫做“摆手”,这样船只在宽阔的外城河进入较窄的水关和市内河流的时候,就能够顺势转弯,轻松来往。
南水关的长度跟城墙厚度相仿,约有两丈七八尺;宽度初建的时候近一丈八尺,足够一般的船只在其中进出来往。只不过后来的几百年中,修建多次,两边石壁之间的宽度仅剩下一丈二尺左右,船只通行能力才略有下降。为了防止船只和风浪对石壁的冲击,在两边石壁的根部,还打下了一排树桩。两侧石壁的南端,还各有一道深深的槽沟,这是特意设立的水上闸门所用的,闸门可以按照需要吊起和放下,吊起时,水流和船只皆可通行;放下时,就阻断了城内外的水上交通;这样就名副其实地成为一道水上关口,所以,叫做水关。
水关的用途,主要就是城内外水系的有序沟通。泰州城内的市河水系的形成,外城河的形成,都比较早。据史料记载,泰州的子城、罗城早在宋代之前就已具规模有护城河的存在。
南宋时水关建设,将水系连通起来,贯通畅达,便于纳税、防敌、防盗等方面的管理。明代刘万春的诗:“中市虹飞处,当炉酒易赊;棠郊邻此地,杏馆属吾家。小割西湖水,遥分东岳霞;一从蠲税后,不复楂舟车。”也能让人看到水关设卡,管理税务的影子。水关上闸门的设置,到了外敌入侵的时候,更能起到拒敌的军事作用。
来源:泰州日报
12天前2024-05-06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