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夏县
司马光祠
司马光墓 -山西运城夏县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一1086年10月11日),
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晋安平王司马孚后代。
司马光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在为相八个月后,
于元祐元年(1086年)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获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司马光砸缸主编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在位期间排斥新党,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墓作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静卧于峰岭回环、涑水萦绕的祥瑞宝地,由四部分组成:
一是司马光祖茔,包括司马光墓冢
将墓碑一一看过去,可以看出家族算得上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了。
墓前神道两侧侍立石人、石羊、石猪石马、石虎等石像生,司马光墓就位于其间,很平常的封土堆,并不十分高大。
二是位于墓园东南的司马光神道碑忠清粹德之碑,杏花碑)楼 碑楼为明嘉靖年间所建,内立《忠清粹德之碑》,
原碑额为宋哲宗御篆,碑文为苏轼撰文并书丹,
碑文记述了司马光一生功绩、为人及家世,现碑为明嘉靖年间依照宋碑复制。
此碑通高9米,整座碑楼也显得很高大,
它之所以出名,大概和苏轼撰文书丹也颇有关系,
至于为什么叫杏花碑,感兴趣的可以查一查。
三是位于墓园的东侧司马温公祠
现存建筑有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橡,梁架、模橡斗拱等均系明代特点。大殿前有杏花碑厅,里面展示
《重立温公神道碑记》和杏花碑拓本。
四是作为司马光祖茔香火院的余庆禅院
这个算是意外的惊喜盲盒了,
前一阵五一放假刚去了法兴寺和崇庆寺,没想到在这里竟然看到一组宋代彩塑佛像,在我看来而且并不比前两者逊色,
大殿中三尊佛像端庄凝重,气宇轩昂,塑工细腻,神态迥异。
菩萨则略显沉静温雅,自然祥和,手中法器有所破损。
护法金刚双目圆睁,左臂残缺,
右臂举至胸前;身穿铁甲,姿态敦厚雄健,与后世金刚相比,并没有狰狞之态。通过不同的姿态、神态体现了佛祖、菩萨、护法金刚的不同身份与气质,表现手法气势撼人。
相比唐塑,更富有理性气质与世俗气息。
看过之后令人感叹,山西到底偷偷藏了多少好东西。
05-212024-05-21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