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嵩祝寺及智珠寺
智珠寺位于北京东城区景山后街嵩祝院23号,毗邻清代章嘉活佛驻地嵩祝寺。
智珠寺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与旁边的嵩祝寺、法渊寺共同组成清代北京城内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圣地。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皇帝选明代印经厂地址敕建嵩祝寺送与二世章嘉活佛。此后,嵩祝寺成为历世章嘉活佛在北京的主要驻地。乾隆年间,嵩祝寺侧建立起智珠寺和法渊寺。
智珠寺坐北朝南,共有六重殿宇。第一进为山门和钟鼓楼,第二进为天王殿,第三进为重檐四方殿,第四进为净身殿,第五进为后殿,殿后有二层楼,两侧建有配殿和廊庑,规模浩大,结构严整。现存建筑为山门、天王殿、重檐四方殿、净身殿和后殿,两侧还存有部分配殿和廊庑。山门是智珠寺的大门,砖木结构,筒瓦硬山顶,面阔三间,门楣嵌有乾隆御书“敕建智珠寺”汉白玉石额,原物已不存,现匾额为后配。
山门内为天王殿,为供奉护法天王的殿宇。大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筒瓦歇山顶,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栱。正立面中开汉白玉拱券式大门,两侧各设一汉白玉石雕半圆假窗。背面中设四扇槅扇门。
天王殿后是智珠寺的主体建筑——重檐四方殿,殿名已不可考。大殿平面呈方形,砖木结构,进深、面阔均为三间,四周出廊,重檐四角攒尖顶,上为砖宝顶。上檐下施五踩单昂斗栱,下檐施三踩单昂斗栱,额枋下有雀替,部分额枋留存有旋子彩画。
重檐四方殿是智珠寺修复工程的重点。该殿1961年曾着过一次火,屋顶损毁较为严重。不同于以往的修复,殿宇部分保留了不同时期的改造痕迹,外观古朴甚至有些破败,充满历史的印记。
维修工程用了三年时间,使用旧材料、旧工艺逐步修缮,最大程度保存原有建筑构件,确保这座二百六十余年的古建筑平安走向下一个百年。正因此,2012年,智珠寺古建筑群保护工程作为亚太地区古迹保护的典范,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清代,包括智珠寺在内的嵩祝寺、法渊寺建筑群自建成起即为蒙古活佛章嘉呼图克图在北京的驻地。因为清廷对藏传佛教的重视,这里也逐渐成为清朝宫廷的一个组成部分。民国时期,章嘉活佛仍居住于此。20世纪50年代,智珠寺建筑群停止宗教活动,先后被盲人橡胶厂、东风电视机厂占用,嵩祝寺、法渊寺建筑遭到拆除,其中法渊寺完全消失。1991年,东风电视机厂同牡丹集团合并,文物建筑被长期用作车间、库房,损毁严重。
1984年,嵩祝寺及智珠寺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智珠寺建筑群得到了保护与修缮,寺院内不影响文物安全的厂房建筑被保留下来,作为智珠寺历史变迁的载体展示给世人。如今,智珠寺变成了集文物保护单位、餐厅、艺术展览地为一体的创意文化场所。它北边的嵩祝寺则成了丝绸协会的办公区。2019年,智珠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天前2024-05-21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