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绥德
绥德县
公元1128年,即南宋建炎二年,金朝天会六年,绥德被纳入金朝的版图。其时距种谔从西夏手中收复绥州,即北宋治平四年(1067),仅仅过去61年。公元1234年,金朝被蒙古、南宋联军所灭。统治绥德一百多年的金朝像狂风一样席卷而来,又像细雨一样飘然离去,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多少印迹,本地史书记载也仅是只言片语。

但有一口铸于金朝大定年间的大钟,还是完整地保存了下来,铭文让我们看到久远的信息,发现尘封的历史。

光绪版《绥德州志》对大定钟的记载是:“大定钟,金代大定二十年(1180)十月铸,悬于治东钟楼山,晨暮撞鸣,其声有紧慢各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节。”这段话交代了钟的铸造时间、悬挂地点、敲击时间以及敲击方法,而较早时候的顺治和乾隆年间修的志书中,只记载铸造年月,却无其他信息。

因为铸于金朝大定年间,所以俗称大定钟。钟悬挂于钟楼山,北望扶苏墓,南连巽地楼,旁边就是东城墙,夯土遗址仍在。战事已去,烽烟消散,只有残阳映着古钟,诉说着冷兵器时代的沧桑岁月。古钟高1.8米,口径1.7米,壁厚0.12米,圆周长5.7米。钟身分上、中、下三层八区,上层为铸钟铭文,中层和下层记载义合寨和李广寨等施款助援人等。下层饰莲花卷草纹,肩部有四个散音孔,口沿波峰以上饰有八卦,钟基本完好。
此钟原为城西天宁寺寺院之钟,有"西寺晚钟"之称,为绥州八景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搬迁于现址,用于防空警报,由于体积大,音响纯厚宏亮,击之方圆三十里亦可闻声。
1982年12月27日由绥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铭文内容是研究金代地方史难得的参考资料
12天前2024-05-22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