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临县
红吕同行 |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
💡引言
人人皆知碛口古镇,却不知在距离古镇5公里左右的高家塔村的黄河岸边,矗立着一座高达数十米的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就是这样一处看似平凡无奇的地方,当年却是毛主席东渡黄河的登岸处。1948年,毛主席从这里过了黄河,之后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初步介绍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高27米,意为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1948年东渡黄河,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浴血奋战27年。碑字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所写。
为了统一指挥作战,迎接革命的全面胜利,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率领中央机关,由陕西省吴堡县川口村乘船东渡黄河,在山西临县碛口镇高家塔村登岸。经碛口、高家塔村、兴县、繁峙、神池、五台,一路在山西留下了诸多的印迹,也发表了许多振奋人心的讲话。此时无论东北、西 北、还是中原战场,都是一路捷报频频。而走过山西大地的这两个月,他看到了临县人民的炽诚、兴县的富裕、五台山的宁静,走过雁门关,看到长城连绵的长城,他又一次吟出了 “不到长城非好汉“。此时这一路山西之行,可谓是一路胜利一路歌!
🔴红色热土
回望历史,在峥嵘岁月里,毛主席东渡黄河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也让东渡黄河所在地——吴堡县川口村成为红色热土。
如今,毛主席东渡纪念碑高高矗立在黄河岸边,站在碑下眺望,黄河水奔流不息,远处的山峦巍峨壮丽。纪念碑下,庄严的雕塑生动再现了当年党中央、毛主席东渡黄河时的情景;一块块历史浮雕墙诉说指挥革命战争的历史场景,展现同陕北人民同甘共苦的动人画面,记录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转战陕北期间的丰功伟绩。
走进纪念馆,翔实的历史资料、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党中央、毛主席由长征会师、延安岁月、转战征程到东渡黄河的历史足迹。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朴素无华的革命文物,记录着风雨激荡的红色故事,镌刻着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书写着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此时,一页页红色回忆被翻开,一幕幕红色记忆被唤醒。
每一处红色文化遗址(旧址)的背后,都激荡着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砖每一瓦的轮廓,都勾勒着鲜活的革命场景。东渡黄河纪念公园,伴着盛开的鲜花,气势恢宏的纪念碑、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别具匠心的景观建筑……处处诉说着党中央、毛主席东渡黄河这一段红色革命光辉岁月。忆往昔峥嵘岁月,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精神的延续。
🔶精神激励
从1947年3月18日,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历时1年零5天,行程2000余里,先后在我市的清涧、绥德、子洲、靖边、横山、佳县、米脂、吴堡等8个县区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正如榆林市委党校党史学者贺启章说:“党中央、毛泽东和西北野战军在转战陕北期间,表现出心系大局、不畏艰险的担当精神;表现出蔑视强敌、大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始终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这对榆林乃至全国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榆林的党员干部要以此为激励,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12天前2024-05-22
点赞
快来成为第一个点赞的人吧~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