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雷山
雷山西江龙塘山房82
苗族银饰的魅力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独特审美和文化内涵。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工艺复杂而精细,包括熔银、锻造、焊接、打磨、雕刻等多个步骤。银匠们将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再焊接或编织成各种银饰。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从头饰、颈饰、胸饰、手饰、衣饰到背饰、腰坠饰等,无所不包。

苗族银饰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大为美”、“以重为美”和“以多为美”上。苗族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体现了苗族银饰的“大”之美。而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以戴上沉重的耳环,这也体现了苗族银饰的“重”之美。此外,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特征也十分惊人,耳环、项圈等饰品常常叠戴至数件之多,展现出一种繁缛之美。

苗族银饰的图案和造型也深受图腾崇拜的影响。在苗族古歌中,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妈妈(即妹榜妹略),蝴蝶妈妈生下了十二个蛋,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和十二兄弟。因此,苗族银饰中常出现蝴蝶、龙角、凤尾鱼等图案,这些都是苗族图腾崇拜的体现。

苗族银饰不仅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装饰品,也是他们文化传承和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银饰的制作和佩戴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手工艺技能,也展现了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2008年6月7日,银饰制作技艺(苗族银饰制作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40。这一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对于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天前2024-05-22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