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昆明
和平村农贸海鲜综合广场
昆明历史最悠久的海鲜市场
对于吃惯了“山珍”的昆明人来说,吃到来自大海的鲜活美味也并非遥不可及。承载了几代昆明人城市记忆的和平村海鲜市场,以亲民的价格、丰富的产品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折射出幸福生活的底色。
 
原和平村的海鲜市场自2022年2月1日因改造升级临时闭市,针对“市场什么时间开放?改造后的市场有哪些变化?新旧市场对比有哪些变化?”等老百姓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了云南出版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方云南亚泰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高德勋总经理。
 
高德勋介绍:老“和平村农贸海鲜综合广场”经过印刷集团的不懈努力,将于5月25日面向市民开放,改造升级后的市场更名为“吴井路130号海鲜农贸市场”。将延续原“和平村农贸海鲜综合广场”以海鲜水产为主要特色,打造特色业态品类市场。市场摊位设置约190余个,铺面设置约200余个,商铺摊位面积约11960㎡;办公面积和其他配套面积约3000㎡。大概可以提供就业岗位约1500人次。并根据使用功能进行分区,设有海鲜区、冻品区、干货区、猪肉区、牛羊肉、菌类区、水果区、蔬菜区等,设计人流量(顶峰时期):日均约2-3万人,节假日约5万人。市场作为昆明主要三大海鲜市场之一,是辐射老城中心区的主要海鲜综合市场,素有“西有篆新,东有吴井”的美称。
 
本次提升改造将按照云南省昆明市“五星级标准农贸市场”的标准进行,完善农贸市场软、硬件设施,打造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15分钟生活商圏”落地实施。市场环境干净、卫生、整洁、舒适,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吃得更放心,为老百姓兜起了幸福感满满的“菜篮子”。
 
“文化性”“多元性”“智慧化”,是改造提升的主要关键词。
高德勋介绍说,“文化性”体现在市场将从“昆明城市更新要求、老昆明传统印记、印刷厂历史文化、多元化产业特点”四大方面入手,让红色历史基因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
 
“多元性”,更多指市场的休闲和旅游属性。从这里,开启一场沉浸式的体验,用最快的速度,获得和春城的链接,让消费者体验不同的烟火气,小小的市场,就像一本当地的休闲旅游指南,带来云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情,让人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邻里之间话话家常,拉近关系,打破钢筋混泥土之下的冷漠关系。增加休闲元素,把逛菜市场变成一种享受,让曾经不愿走进市场的年轻人也愿意前来打卡。
 
“智慧化”则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市场质量安全“源头可溯、环节可控、去向可查、人员可管、风险可防、安全可靠”的智慧监管体系,实现电子支付、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溯源、智慧管理、疫情防控等智能升级,着力提升市场运营方、政府部门科学监管和风险管控能力。
 
“硬件设施及管理方面。改造提升对原有建筑,进行房屋结构加固,完善消防设施,排气、排水系统,电力设施及需配套设备等;还将进行管理智慧化改造,引入较成熟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高德勋表示,实施思路以“统筹规划、合理设计、控制投入成本、分步实施”为原则。
 
吴井路130号海鲜农贸市场即将启幕,最终实现由传统农贸市场向“新环境”“新角色”“新价值”的成功转变,融合文化、旅游、休闲、一站式购物等特色,打造新时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综合市场。
和平村农贸海鲜综合广场
24天前2024-05-22
1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