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佛山
文会里嫁娶屋(岭南天地店)
佛山文会里嫁娶屋:古礼嫁娶中满满的仪式感
#佛山打卡 民国初期,沿海经济发展快,佛山人口越来越多,大部分人家住得比较局促。但婚庆喜事总要有仪式感吧,得热闹铺张才有面子啊。奈何家中场地有限,摆不出来场面。于是嫁娶屋就应运而生了。一些大户人家就把自家的大型宅第出租,用作操办婚庆喜事的场所,这就是嫁娶屋。文会里嫁娶屋位于佛山岭南天地。宅院建于清初期,原是一户杨姓大家族的聚居之所。清中期,后代没守住祖产,大宅院易主。后来的主人就把它改成嫁娶屋用来出租了。当时佛山有很多嫁娶屋,但这家是最有名的,也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嫁娶屋。那时嫁娶屋每天租金大约白银两元,办喜事人家一般都会租用两三天。
文会里嫁娶屋是典型的岭南风格建筑,硬山顶,镬耳山墙,雕工精细的砖雕,美轮美奂的木雕装饰。正对大门的是贴着喜字的朱红色里门,这两扇门之间的小厅叫作门厅,又叫做轿厅,是婚礼时停轿的地方。婚礼的时候,这扇门是打开的,门后就是大厅了。正堂里披着红绸,挂着龙凤呈祥红幛,就连桌椅都穿着喜气洋洋的大红喜袍。左侧还陈列着一顶大红花轿。
展出的嫁娶屋看上去不大,其实周边的建筑以前都属于文会里嫁娶屋。嫁娶屋原有三进三开间,左右另有两条小巷,两旁是厨房、储物间。后面有新房,和多个厢房。嫁娶屋里厨房的餐具、桌椅、及各种家居用品锦帐等等都一应俱全。在这样一间豪华精致的嫁娶屋完成一场婚嫁仪式无疑是一件风光体面的事。坐花轿、踢轿门、跨火盆、拜天地、挑红盖头、合卺交杯,但你以为古人结婚花轿接亲、拜堂成亲就是礼成了吗?来看看嫁娶屋墙上介绍的那些仪式过程吧。看看古代的明媒正娶有多正式。
古代结婚需要有三书六礼。三书是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可以说是古时保障婚姻的有效文字记录。分别是聘书、礼书、迎书。聘书是订亲文书;礼书是在过大礼时所用的文字,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是迎娶新娘的文书。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这六礼除了纳征之外其它五礼男方去女方家都需要带上一只大雁。纳采是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先请媒妁往女方家提亲,女方有意男家再请媒妁正式向女方纳“采择之礼”,纳采一般送几十种象征吉祥的礼品给女方;问名是男家托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纳吉是将庚帖置于祖先案前或神前,以断定双方年庚八字有没有相冲相克;纳征是男方把聘书、礼书和聘金、礼金、聘礼送到女方家中,女方需回礼;请期是男家择定成婚日期并征求女家同意;迎亲就是新郎带上迎书穿着礼服带着媒人,亲友亲自迎娶新娘回家。这样三书六礼走下来,一环都不落下,再加上拜堂回门,才是古人的明媒正娶。
三书六礼听起来都繁琐,更何况古人的婚姻大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现在的婚姻都是自由恋爱,结婚仪式早已化繁为简,民政部门领了结婚证就是法律保护的婚姻了。佛山市禅城区特意在嫁娶屋后面设了一个婚姻登记点。每年还会在嫁娶屋举办集体婚礼,在这间百年历史的嫁娶屋完成婚嫁仪式,嫁娶屋旁边有个钟楼,婚礼仪式完成新人们就到钟楼敲钟昭告天下。
看古装剧时觉得古人婚姻好像很简单,拜天地,就礼成了。去佛山的嫁娶屋看过后,才知道古人结婚多有仪式感多繁琐,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十里红妆。一套走下来,满满的仪式感,难怪在古代明媒正娶有那么重要。
文会里嫁娶屋开放时间10:00-22:00,参观免费。#传统习俗
24天前2024-05-18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