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成都
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长留天地,月白风清
#城市人文手记 年轻时不喜欢杜甫,觉得他的诗太沉重,这个人又整天忧国忧民,就是一个活得很不潇洒的老夫子。人到中年,路过世间冷暖,再看杜甫,忽然发现他的一生就是普通人的一生。少年时踌躇满志,中年东奔西走,老年穷困潦倒,终身壮志未酬。虽然一生坎坷,但他是一个温暖的人,一个情深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忧国忧民的人。再读他的诗,终于由衷地感叹杜甫真的很伟大。所以到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一定要去拜谒的。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草堂博物馆就位于成都浣花溪畔,万里桥西。 杜甫曾经在此住了四年,这是杜甫后半生最安稳的四年,在这四年里,他写下了24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正门进去先到大廨,这是一座通堂式敞厅,厅堂悬挂一幅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工部祠因为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得名。这里是供奉着明、清两代的石刻杜甫像。清代的时候又把陆游、黄庭坚配祀于东西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工部祠往里走不远处就是茅屋了。
茅屋在一片绿荫掩映中,院门非常古朴,简单的几根白木搭建而成,顶上落满了枯叶。走进院门,是一个干净的小院和一排泥屋,屋顶上盖着茅草,屋子的墙壁抹着黄泥。茅屋有二室一厅四个书房和一个厨房。屋内有些简单的家俱。当年的茅屋在杜甫离开后就坍塌在历史的烟尘里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重修的。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是杜甫的铁丝,他特意寻到草堂遗址,重修草堂。草堂经过宋、元、明、清,每个朝代的多次修复,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杜甫草堂。
草堂内真正的古迹有两处,一处是2001年发现的唐代遗址。在这处遗址中挖掘出了3口唐代水井,7处唐代房屋遗址,和大量的唐代钱币、瓷器、砖瓦碎片等等。其中有一块唐碑,碑文上有“垂拱三年”的字句,也就是公元687年,实证这是唐朝遗址。还有一座茅草顶的亭子,内立一石碑,铭刻着“少陵草堂”四个字,是清雍正十二年,果亲王允礼路过成都特意前许拜谒时留下的手迹。还有“大雅堂”那三个字是颜真卿手书
这里有一道十分适合拍照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朱红的墙衬着翠绿的修竹,雍容亮丽,非常适合拍张到此一游的照片。
这是一个座非常漂亮园林,到处是挺拔的修竹,流水环绕,幽深静谧。每隔不远,就会有一块石碑,上面龙飞凤舞地刻着一首杜甫的诗。特别是杜甫千诗碑,它把杜甫的1455首诗歌用历代书法大家的书法字迹撰写出来,镌刻在碑上,堪称一部石刻的《杜工部全集》。边走边读石碑上的诗,诗情画意,一下子全都有了。
杜甫的诗真值得细读,在这些诗里可以读出他的一生、他的家国情怀,以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大唐从盛到衰的转折点中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的诗里有他读书破万卷的少年、有他一览众山小的青春、有感时溅泪的花、有春夜的雨、有闺中只独看的相思、有遥怜小儿女的牵挂、有三吏三别的悲愤、有朱门酒肉臭的控诉、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快乐、有堂前扑枣任西邻的善良、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
杜甫草堂博物馆开放时间9:00-18:00,门票50元;半票25元;年票100元;想查看免费范围可关注杜甫草堂博物馆公众号查询,公众号亦可购票。
公交站点有杜甫草堂站和光华村路口站。四川省博物馆就在附近,建议一起逛。 #成都杜甫草堂
24天前2024-05-21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