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上海
申报馆旧址
申报馆旧址|汉口路309号(1816)
汉口路309号,申报馆旧址,位于汉口路与山东路的交会处。5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736平方米,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有100余间房屋,属早期近代建筑。外立面檐口下部和壁柱都有花纹,具有新古典主义装饰风格。二楼挑出阳台,栏杆美观,阳台座下也有装饰性的图案。
《申报》原名叫《申江新报》,同治十一年、1872年4月30日创刊。创办者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
宣统元年,即1909年,报馆股份为中国经理席裕祺购进,产权转为中国人所有。1912年,由清末状元、近代实业家、海门人张謇,做过江苏民政长(首任省长)的应德闳,以及赵竹君、史量才、陈冷等五人合股经营。后张謇等退出,由史量才独资经营,自任总经理。《申报》由史量才主持后,首先对广告经营进行改革,设立广告推销科。当时国内没有专业广告公司,《申报》聘用广告设计人员,按照商品的性质与客户的意向和要求,设计引人注目的文字说明和图案,使许多公司、工厂、商店和洋行都乐意在《申报》刊登广告。1915年报纸的广告版面超过了新闻、副刊的版面。《申报》还设法扩展外埠订户,凡火车、汽车和轮船当天能到达上海邻近地区的,都通过邮局尽量当天送达,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读者能尽早看到报纸。远的地方,则通过邮局或代办处发展机关、团体、工厂、商店和个人订户,使发行量不断上升,最高时达到15万份。“申报纸”一词,在一个长时期内,几乎成为所有报纸的代名词。#上海历史建筑保护
 
23天前2024-05-24
21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