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开罗
死人之城
探访开罗神秘的“死人城”
除了臭名昭著的"垃圾山"外,开罗市东南部有一片特殊区域,地标建筑萨拉丁城堡和"垃圾山"穆卡塔姆都在这里,在这个由城堡,公园和废墟之山组成的区域中间,绵延着一片低矮,破败,死气沉沉的灰色建筑群,清晨或黄昏,在雾霾和微弱的阳光下,几乎看不到边界,这就是开罗最著名的“卡拉发”公墓群,俗称“死人城"。
这个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死人城”并不仅仅是公共墓地,同时还是世界最大的贫民窟,有近50—100万人口居住在其中(数据难以统计)。除了古埃及人独特的生死观之外,导致了这一奇特的"死人城中住活人"现象最重要原因其实是阶级固化和贫穷。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搜索“开罗死人城”,大部分的相关新闻和视频报道都充满了哗众取宠的"探险"意味,配乐诡异,角度离奇,甚至有主播搭帐篷住在里面直播。
如果你在死人城附近徘徊,路人会劝告你,那里没有警察,不安全,不能去。其实死人城的身世并不复杂,也不神秘。公元969年,在现在的开罗建立之前,“死人城”就已经是公共墓地了,在公元1250年至1500年间,马穆鲁克王朝统治埃及,死人城渐渐发展成为当时埃及最重要的墓地,埋葬着苏丹和当时几大王朝的达官贵人。曾经统治过埃及的阿巴西德王朝、奥斯曼帝国王朝等时期的贵族也埋葬在此处。
可以想到从最初开始,这里就是一处贵族墓地,死人城的墓宅按照民居风格建造。房屋多数只有一层或两层。大门边的围墙上刻着墓主名字和墓宅排号。坟墓保持着和住所一样的结构,有完整的房间,到了现代,还有供水供电。
过去的官僚和贵族习惯雇佣"守墓人"住在地上的房子里,防止盗墓贼。这种守墓的工作多为家族制,类似墓地管家,又因他们常年住在墓地,渐渐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不再搬迁。
随着时间过去,有一些墓主的后代离开埃及不再回来,或者全部去世。但这些家族的守墓人多半因为无处可去而依然住在墓地中,变成了真正的主人。还有相当一批人是因为过于贫穷,没有实力在寸土寸金的开罗买房子,只好搬到已经空置的墓地中居住。
尽管是“死人城”,但这里活人的需求一应俱全,有清真寺,公交车,巴士,出租车,有学校,商店,饭店和咖啡馆。这里的街道与其他地方的街道相比显得狭窄和零乱,但是由于这里游客不多,明显区别于开罗的吵杂和拥挤,异常安静。
占地面积巨大的死人城其实是开罗的纳税大户,墓主的亲属需要按照墓地面积每年向政府缴税,这一传统在墓主逐渐"消亡"后,由守墓人代替。
六七十年代的死人城曾经是开罗犯罪率最高的地方,大批忽然涌进来定居的穷人,加上这里是开罗市警察执勤的盲区,那时的死人城臭名远扬,到了人人谈之色变的程度。开罗政府曾试着驱赶墓地里居住的穷人,但收效甚微,加上人口不断激增,渐渐政府默认了人们住在空墓地里这一奇特现象,并将死人城外围纳入了"居民治安管理区域",把外围的道路和主干道连接在一起,并且迁入了24小时供电和供水。这才慢慢将死人城从禁区变为"居民区"。
有趣的是,死人城是城市交通里几乎无法避开的一个重要区域,对游客来说,不管是团体行动,还是自由行,只要进入开罗游览名胜,就无可避免会和死人城打个照面,开罗除金字塔外最重要的地标景点,萨拉丁城堡,就在连绵的死人城高处。导游会适时告诉游客,这里非常不安全,住了很多穷人和守墓人,没有警察,所以不能进去。#死人城 #开罗 #埃及旅行 #埃及开罗
23天前2024-05-24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