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苏州
留园
苏州园林旅行笔记——留园
苏州园林旅行笔记——留园

留园在清代嘉庆年间叫做“寒碧山庄”,是刘恕的园宅,世称“刘园”。到了光绪年间,盛康重建,谐“刘园”之音,改名为“留园”。
留园是一座大型苏州古典园林,面积约30亩。因为园很大,细节很丰富,我们可以先从前辈学者的概述中有三点基本的认识。
周维权先生《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概括留园景观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丰富的石景,二是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园中有冠云峰,明代疏浚大运河时打捞上来的巨型峰石,据说是北宋“花石纲”的遗物。“园林空间之丰富,为江南诸园之冠。”
(图片来源: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
刘敦桢先生《苏州古典园林》中提出:留园的山池建筑布局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的常例——西北(两面)为山,中为池,东南(两面)为建筑,这种布置方法使山池主景置于受阳一面。
留园精华部分可分四区,入园路,池山区,五峰仙馆区,三峰一池区。
留园最动人、最特别的是以紧凑的建筑空间组织山水植物——张弛有度。
入园路,有明暗对比,暗于窄道,明于天井。古木交柯处的古树已无,可惜。若有粗壮的树干作为一个转折,可一鸣惊人。
古木交柯
可亭,景观不错,对看似船的明瑟楼和涵碧山房组合,水面距离合适。可亭之下的叠石山群,层层曲径,山水皆过,很是动人。可亭处最迷。
可亭看明瑟楼
池中的小蓬莱,加建了紫藤架,遮蔽了周围建筑对看或看池水的视线,空间似乎变得窄小,不好。
绿荫北看,紫藤架遮挡了视野
五峰仙馆,游客不能深入馆中,堂前假山难以看全,遗憾。
五峰仙馆门前假山
五峰仙馆
石林小屋,最佳的园境。利用窗进行空间的渗透。东有竹,西有芭蕉,南靠石峰,北看石峰,光影清澈,清风徐来。我们在此停留休息最久。石林小屋处最清。
石林小屋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朝西,背后屏风,后有门洞,再有走廊,再有安知鱼之乐亭,朝东,东为浣云池。这一组园境,两亭并置,朝向东西,贯穿了两个园的空间。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屏风后的门洞
安知鱼之乐亭
留园还有很多曲廊,不算惊奇,但能避开风吹日晒,勾连空间。
留园还有很多石峰。




#这些国内海岛超赞
#大自然的奇观
23天前2023-05-24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