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腾冲
硕宽茗屋遇见腾冲走进家所见皆吉祥公寓(观自段分店)64
天宁寺塔入慈云 妙果还须自克勤

天宁寺塔位于北京西城区天宁寺前街,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原名光林寺,隋称弘业寺,唐开元年称天王寺,辽天庆九年(1119年),寺中建舍利塔,明宣德十年改名天宁寺,清顺治十七年天宁寺“重加修理,顿复旧观”。
天宁寺坐北朝南,中路山门殿(韦驮殿)山门上书“敕建天宁寺”,主殿是接引殿,殿前左右各立有一通清乾隆年间的石碑,《重修天宁寺碑记》和《御制重修天宁寺碑文》,接引殿后为舍利塔院,塔院宽阔,东为药师殿,西为弥陀殿,后面四合院是“兰若院”。
舍利塔矗立在上下两层的八角须弥座上,下层须弥座束腰中各面以短柱隔成六座壶门形龛,龛内雕有一尊向外伸出的狮头,龛与龛之间雕刻缠枝莲、蒲草茨菇、水生植物图案,转角处雕刻着金刚力士像,赤裸着上身,肌肉紧绷,双手承托着须弥座上枋。上层须弥座束腰中每面的壸门形佛龛缩减为五个,龛中雕刻一尊坐式佛像,佛龛之间以金刚力士像相隔,转角处为金刚力士像和金刚杵,可惜佛像及金刚力士像头部均已损坏。
须弥座上为砖雕仿木斗拱承托塔台和雕有缠枝莲、宝相花等纹饰的护栏平座,平座上是三层巨大仰莲瓣,仰莲瓣原为铁质,每月初八寺僧在其中注油,点燃三百六十盏灯以供佛祖,祈求吉祥,国泰民安。
塔身雕像是按《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塔的建筑和装饰处理是按《华严经》经义设计的象征大日如来的“华藏世界”,两者结合,显示出辽代尊崇华严宗,融合显教密教的佛教特点,整座塔身上的浮雕工艺精湛,造型优美,手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遗憾的是历经时代,浮雕残损严重,仰视细观依然经典。
塔身为八角形,坐落于莲花瓣中央,正面朝南,整座佛塔雕塑装饰重点就在塔身,塔身东西南北各雕有四座拱券式假门,上面雕刻菱花式花棂装饰图案,拱券内均雕刻一组结跏趺坐式佛像和两尊站立式菩萨像,门的两旁均立有哼、哈二将,上方有天女及宝盖。
塔身东南、西南、西北和东北四个面的中央,各雕刻长方形直棂假窗,假窗上有佛像,假窗两旁各塑有一尊菩萨像。
塔身上是十三层密檐,塔檐上瓦和脊兽都为黄、绿色琉璃瓦,在老角梁下均有一尊蹲坐式金刚力士像作为承托。
塔刹现为砖石塔刹,刹座为单层须弥座式,上方为砖雕两层八角形仰莲座,仰莲上托一个巨大的宝瓶形宝珠刹顶。
天宁寺塔雕塑精美,雄伟壮观,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盛赞其结构富有音乐韵律,是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建筑设计中的杰作。
22天前2024-05-23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