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洛阳
龙门石窟
洛龙区伊阙佛龛碑
《伊阙佛龛之碑》亦称“褚遂良碑”,全名为《伊阙佛龛之碑》,篆额题《伊阙佛龛之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该碑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褚遂良书,是早期传世褚书的代表作。其通高约5.00米、宽1.90米,字共三十二行,满行五十一字,计一千六百余字。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其母长孙皇后逝世后做功德而开凿,太宗贞观十五年李泰与太子李承乾争夺太子位,李泰借为母亲开窟造像做功德,实有获得太宗好感,为自已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

《伊阙佛龛之碑》是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是标准的初唐楷书。此碑虽说是碑,实际上却是摩崖刻石,其字体比碑志大得多,舒卷自如,开张跌宕,具有汉代《石门颂》、《郙阁颂》、《西峡颂》等摩崖书法的特征。它是为歌功颂德而创作的,但在创作时条件不同,一个是光平如镜,而另一个则是凹凸不平,书写的环境也不会那么优游自在,于是,摩崖书法的特征也就不言而喻。#洛阳旅游攻略 #佛山旅行
22天前2024-05-25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