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和平菓局
你知道真实的老北京什么样儿吗?这边|和平菓局
#五一旅行任意门外地人想了解老北京,老北京胡同和老北京人的生活,必须去王府井步行街百货大楼的和平菓局

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百货大楼B2“和平菓局”
内容:展现真实的老北京胡同和老北京人的生活
门票:免费🆓
营业时间:10:00-22:00
交通攻略 :60路﹣锡拉胡同站,步行511米到达、2路东安门站,步行496米到达、103路﹣新东安市场站,步行556米到达、41路﹣王府井站,步行1.5公里到达、141路﹣新东安市场站、步行556米到达。

1️⃣ 关于胡同:
没有什么比“胡同”这个词,更能触动老北京人的记忆了,如今的北京城日渐繁华,一幢幢高楼大厦见证着北京的变迁。但唯有胡同,才能把人一下子带回那份。最纯粹、最原始的记忆。胡同文化是北京的精华,明朝到现在几百年北京一直都作为首都,沉淀下厚重的历史,北京胡同文化就是代表之一。
现有北京胡同950个,东城区479条,西城区471条。

2️⃣关于“北京板儿爷”:
真实的老北京文化写照。板儿爷最早都是帮人拉货的,通常在铁路货运站,家具店,信托店门口儿趴活儿,绝大多数儿老北京,年龄5张到7张不等,脚蹬洒鞋,裤脚儿怕被脚蹬子链子刮上都别着一个小夹子。等活儿或者吃饭的时候喜欢喝上几口,至于下酒的东西从来不讲究,见过有板儿爷拿着一块儿水果糖,嘬一口,喝口酒。
北京现有800两人力三轮车。不同于天津五大道的“马车”和电动自行车,北京完全是“人力三轮车”。要的就是这种“范儿”。

3️⃣关于老北京胡同“厕所🚾”
经常看到口号是[捂脸]“快!茅房在这边!”
北京的厕所既有“私茅房”又有“官茅房”。北京人习惯了将厕所称为茅房。住家的私厕位于院子的西南角,只供自家人使用。而“官茅房”即现在的公共厕所,则要选在居民聚集之处。看👆🏻图片。

3️⃣关于老北京胡同生活用“煤球”
墙上口号是“偷煤死全家”😂😂😂。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年每到10月中旬开始,北京胡同里的家家户户就开始组装煤炉子。有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和大型国企的职工能住在有暖气供应的楼房,还是住平房的老百姓更多一些。那时候每年都要安装炉子及烟筒,炉子基本上每家都有,但烟筒常常要买新的。

4️⃣老北京胡同杂货铺:“藏着北京人的旧时光”满满的回忆
杂货铺大多经营在胡同街巷口,门脸儿小不起眼儿。杂货铺,为胡同四合院里过日子的人们提供着服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经营的货物是微利的,挣的是仨瓜俩枣的钱,但是真正做到货真价实,那是做买卖的本分;童叟无欺…还有称这类商店为"山货"铺的,这样叫也对,高粱秸编的"盖帘儿",黍子苗绑扎的扫帚,石头旋出来的捣蒜罐子,山上开采的条形磨刀石,都是土生土长的土货山货。虽然叫法不同,其实买卖的东西基本是一样的。

5️⃣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少不了“大哥大BB机”
就是现在的手机,估计只有50后,60后,70后,才知道的那个年代的通讯流行器材,谁要有个大哥大那是非常“牛逼”的事情…😂😂😂

6️⃣关于老北京小吃,我就不多做介绍,网络各种平台都有。
7️⃣看完和平菓局,老北京胡同文化,一定要再去,东四,西四的那些胡同转转,尤其去什刹海看看,恭王府南锣鼓巷的雨儿胡同,帽儿胡同都非常有特点;还能再看看“末代皇妃”婉容故居就在帽儿胡同。杨梅竹斜街也是北京最文艺的老胡同,也别忘了看看解放桥最热闹的风花雪夜场所“八大胡同”。 #京城文艺胡同 #吃一口正牌北京烤鸭 #城市骑行记 #周末去哪儿
22天前2024-05-25
3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