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常熟
方塔园
常熟方塔园
离常熟这么近,方塔园却是第一次来。方塔园是在南宋江南名刹“崇教兴福寺”废址上新建的古典园林,方塔全名“崇教兴福寺塔”,四面九层,为常熟的标志性建筑。方塔与宋代古井、古银杏并称为“园中三宝”。
方塔园东门入口处有气势雄伟的石牌楼 正面额书“辉映海虞”,背面为“建炎遗构”。立柱两面镌常熟籍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撰书的楹联,正面题:“塔以方名天水肇基千劫过,境能园照袛林新拓万人来”;背面题“汇浮图博物於一园法灯普照,阅南宋至曼殊等四代禅史增辉”。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高僧文用认为常熟城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风水学上称“主位低客位高”,应在城东南建一浮屠以“抬高主位”。当时的县令采纳了高僧的建议,发动建塔。建塔半年,主持此事的文用和尚去世,耗资巨大的工程遂被搁置。事隔140年,才有僧人法渊发动续建。此后,明清两代均对塔进行修葺。清咸丰十年(1860年)方塔所在的崇教兴福寺毁于兵火,而塔幸存,常熟人视大难不倒的方塔为祥兆。
方塔园东门悬“方塔园”匾,内外各有一联:外联为明代文征明撰书“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内联由清代邑人孙原湘撰“七溪流香穿郭过,半山飞绿进城来”。
园内古银杏树高20米,主干胸径粗2米多,树龄已有800多年。池西有问泉堂,堂前有古井。古井的井砖形制与部分塔基用砖相同,为宋代之物。上部井径0.52米,测深5.7米,井栏以一巨大青石雕成,成八角形。
在园内的石碑博物馆内,还陈列了一些明代石雕,如明代石花瓶、门枕石、石刻柱础等。门枕石就是导游常说的门当户对的门当,又称门墩、抱鼓石。实际上,它是传统民宅、寺庙祠堂、牌楼建筑等大门部位起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一个石质构件,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门墩。通常雕刻一些具有吉祥、祈福、辟邪象征的传统图案。其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主要以箱形和报鼓形居多,另有狮子型、多角柱型、水瓶形等。门墩的造型有不同的寓意,在古代,最初方形的门墩多为文官使用,圆形的门墩多为武官使用,以后则扩展到地方绅士和大户人家竞相仿效,其表面所刻的人物、草木、动物、法器、几何图案,表达了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园内还有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虞山镇寺后街原慧日寺遗址出土的体量硕大的石础,该石础刻成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边长102厘米,通高55厘米,上园下方,凸字形状。边缘浮雕缠枝莲纹一圈,沿花纹内侧周刻楷书铭文76字,是我国目前发现铭文题记最多的宋代石刻柱础之一。
常熟名人馆门口立一石碑,“总管庙大殿”,为清代建筑。常熟以“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著称,先贤言偃、仲雍道启东南、文开吴会,至今常熟仍存有言子墓、言子巷、言子故宅、言子专祠、言子故里亭等遗迹。仲雍则葬于海虞山东麓。
22天前2024-05-24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