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海东
瞿昙寺
青海瞿昙寺,西北地区的“小故宫”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城南马圈沟口的瞿昙寺,是乐都南山地区最大的寺院。瞿昙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追溯历史,三罗喇嘛三丹罗追在其驻地官隆洞兴建一座小佛堂,佛堂内供奉持金刚,并派人赴南京请求明朝朝廷护持。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瞿昙寺”,并任命三丹罗追为西宁僧纲司都纲。

明朝初年的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四位皇帝先后下了7道敕谕,派太监率工匠历时36年修建完成瞿昙寺。明朝宣德二年(1427年),仿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瞿昙寺隆国殿完工,瞿昙寺的规制更加宏伟。历史上瞿昙寺曾领属十三寺。

瞿昙寺坐西北朝东南,面朝瞿昙河,背靠罗汉山,北依松花顶,南对照碑山,建于雄浑而清幽的风水形胜之地,沿着南向偏东的轴线布局,同自然环境有机和谐地融成一体,是一座典型的明代早期的官式建筑群,因其修建有仿照明故宫的建筑形式,被人誉为“小故宫”,甚至还有汉式官式建筑的天下“皇家第一寺”的荣称。

瞿昙寺建筑采用汉式庙宇形制,由在一条中轴线上的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从山门起的中轴线上,山门、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等大型宫殿式建筑依次排开,御碑亭、小钟鼓楼、回廊、宝塔、配殿、经堂、大钟鼓楼等并排对称列于两侧,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瞿昙寺文物遗存非常丰富,现存明朝汉藏文对照御制碑以及明清匾额10块,明朝宣德二年所铸青铜大钟1口,香炉三鼎,明钹、象牙佛珠、檀香木佛珠,米拉日巴石雕像,明清皇帝所赐的金印、景泰蓝花瓶、象牙塔等许多珍贵文物。

最值得一看的是,瞿昙寺左右迥廊还保存有大量“佛本生故事”题材的珍贵壁画。这些壁画大约400平方米,题材主要为佛本生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讲述了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的故事。现存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象背云鼓” ,是一只石雕卧像,背上托起木雕的叠云,叠云架起一面真鼓,石象高约1米,周5.3米,石象回首顾盼,鼻卷莲花。

漫步在瞿昙寺,古朴的建筑,精致的细节,幽静的环境,历史带走的和时间留下的,都颇具极具看点。这座地处偏远,底蕴厚重的藏传佛教寺院却采用了传统的汉式建筑,以及汉式布局风格,与其他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特点极大不同,着实让人有些惊讶。
#月度专项计划 #小众发现社 #青海旅游攻略
16天前2024-05-26
17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