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悠家公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店)2
北京天坛一座古老的艺术精品
访问北京古老建筑,天坛,很美哦,逛了一下午。天坛
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的历史:天坛,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大街东侧。为天坛 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天坛由两重坛墙环护,分为内、外两坛。其主要古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中间有东西向隔墙将内坛分隔为南、北两部分,隔墙中有门相通。内坛由圜丘、祈谷坛、斋宫三组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位于内坛北部,圜丘坛位于内坛南部,斋宫位于内坛西部,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连缀圜丘坛和祈谷坛。内坛四周设有东天门、北天门、西天门、广利门、昭亨门、泰元门。天坛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1961年3月4日,天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按照南京天地坛规制建成北京天地坛,包括有大祀殿、大祀门、皇乾殿等建筑,为祭祀天和地的场所。明嘉靖九年(1530年),“大礼议”事件发生,明世宗朱厚熜决定恢复天、地分祀的旧制,在大祀殿南建圜丘,以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同年,天地坛改名天坛。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建起崇雩坛。
明代“大祀殿”平面图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诏令拆除大祀殿。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大祀殿原址建大享殿。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8月,大享殿建成。清乾隆十二年(1749年),拆除明嘉靖年间建造的崇雩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降旨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大享门为祈年门。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修理圜丘、皇穹宇。祈年殿三覆檐上层青瓦、中层黄瓦、下层绿瓦及其祈年门、两庑、皇乾殿绿瓦均改为青色琉璃,其它仍照旧制盖覆绿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祈年殿重建。
1927年出版的《燕京盛记》内页之祈年殿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祈年殿重建完工。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英军在天坛驻扎,劫走多件文物。民国元年(1912年)3月,天坛由清朝典礼院移交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内务部礼俗司掌管,北洋政府筹备天坛对外开放相关事宜。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祭奠天坛,天坛对外开放计划搁浅。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天坛对外开放,成立天坛公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天坛大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北平,天坛西南外坛被日军占据,天坛神乐署被改为对华细菌战的基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近2000名流亡学生强占天坛,砸开库房任取器物,折砍树木用作燃料,天坛库房被抢空;同年12月,北平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国民政府在天坛内砍伐大量古树,修建天坛机场,试图通过机场与外界取得联络。

#轻奢旅行 天坛 悠家公寓(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店) 新街口
21天前2024-05-19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