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石家庄
河北省英烈纪念馆
双凤山革命陵园|人民英雄纪念
双凤山革命陵园,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纪念地,其溯源可以追溯到1974年。以下是关于双凤山革命陵园的详细溯源信息:
建立背景与时间:
双凤山革命陵园于1974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投资修建,是河北省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
建立初期,主要用于安葬革命烈士、省内已故高级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地理位置与交通:
陵园位于省会石家庄市西郊,坐落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双凤山风景区)内。
距离石家庄火车站7公里,市内25路、旅游7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历史沿革与发展:
80年代开始,双凤山革命陵园向社会开放,现已安葬社会各界人士3万余人。
其中,包括革命烈士200余位,地市级以上劳动模范100余位,抗战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100余位,以及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知识分子300余位。
主要纪念设施:
园区内建有国歌纪念广场、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碑、河北省英烈纪念馆等重要纪念设施。
此外,还有中国革命摄影第一人——沙飞摄影艺术馆,著名学者、书法大家——黄绮艺术馆等。
文化特色与教育意义:
陵园文化底蕴深厚,安葬着国歌的词作者田汉及其夫人安娥、中国革命摄影家沙飞等文化名士。
这里是省会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强化群众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
园区环境:
陵园历经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形成山青水秀、花红柳绿、景色宜人的大型园林化陵园。
园区内的树木四季变换色彩,形成了“北凤松涛”、“南凤柏香”等大型自然景观。
社会影响:
双凤山革命陵园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推出公益花坛葬、草坪葬等低价、节地、环保的安葬形式,引导群众摒弃丧葬旧俗,理性丧葬消费。
通过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双凤山革命陵园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综上所述,双凤山革命陵园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纪念地,更是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环保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22天前2024-05-26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