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五台山
一次大朝台,修行五百年
“一次大朝台,修行五百年。” 五台山大朝台,是一生必去的朝圣之路。五台山风景区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山势雄伟,林密沟深,绿草如茵,山泉淙淙,是十分难得的消夏游览胜地。五座台顶各有一寺,雄伟与肃穆同在,游来别有一番感受。
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如五指举拢,直插云霄,各具风采,“中台如雄狮,东台如立象,南台如卧马,西台如孔雀舞,北台如共命鸟”
1.南台
五台中的其他四台皆为连绵起伏的系列山峰,惟有南台远离四峰另居一脉。南台,名锦绣峰,亦名花仙山,位于台怀镇南12.5公里。台顶海拔2485米是五台中最低的一座。
台顶寺庙叫 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古寺始建于隋代,宋、明各朝均又重修。据说,文殊菩萨以拯救众生为自己的誓愿,对待众生一律平等。不管众生遇到多么严重的灾难,文殊菩萨都会凭借自己大智大慧,采用不同的形式给以有益的救助。所以被奉为普济众生的智慧文殊。
2.东台
位于台怀镇以东10公里,台顶海拔2795米。由于东面的河北平原地势陡降,所以这里是观云海赏日出的最佳处,故取名望海峰。
我们可选择夏日的晴天,拂晓即起,多穿衣服,乘车抵达。登台东望,熬过黎明前的短暂黑暗,会见到茫茫云海之中波光粼粼,色泽由浅而浓,突然眼前闪出一个小亮点,亮点由小而大,最终一轮红日
从云海中跃出,天地间顿时生气勃然,游人的精神也为之大振。真是“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
东台顶的佛寺名望海寺,始建于隋代,明嘉靖年间重修,里面供聪明文殊。
3. 西台
距台怀镇约12.5公里,台顶最高处
海拔2773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开屏的孔雀。每逢月圆之夜,层岭朦胧,万籁俱寂,一轮明月高挂山巅,皎若悬镜,故取名挂月峰。如果在月令和时辰上赶得巧,还可看到这样的美景: 东台望海峰旭日初升, 西台挂月峰淡月弯弯,极富诗情画意。
西台顶上有一块方平整洁的大石头,形同茶几,叫“二圣对谈石”。
相传在唐代,有人望见两位老者坐谈石上,但当走过去的时候,却见二老脚踩祥云,飘然而去。据传,这二位老者是文殊菩萨和金粟如来的化身。西台东北侧有一个水池,叫“文殊洗钵池”。
西台顶的佛寺名法雷寺,内供狮子吼文殊。狮子本为文殊坐骑,表示威猛刚烈,取狮子说法,吼声如雷,与法雷寺之名呼应
4. 北台
在台怀以北5公里处,最高处海拔
3058米,是五台山第一高峰,名 叶斗峰。北台以台高、风狂、雷猛著称,终年身卧云雾之中,常刮漫天大风,冬天尤甚。但夏日也有这样的情景:半山腰雷电交加,风云疾走,山下大雨倾盆,而山顶却丽日当空,另是一番天地。临台顶,远眺群山,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北台顶的佛寺称灵应寺,是明代遗建,内供无垢文殊。
5. 中台
距台怀约10公里,海拔2894米,是仅次于北台的五台山第二高峰。与东台之俊、南台之秀、西台之险、北台之高相比较,中台最突出的特点是大。
中台顶上散落着许多巨石,这些数百万年前冰川期过后留下的巨石,被称为龙翻石。传说是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取来歇龙石,老龙王的五个儿子追到五台山来讨还,挥舞龙爪,在台顶上狂翻乱搅后形成的。由于年代久远,台顶四季多雨雪雾霜,龙翻石表面滋生厚厚的苔藓,碧绿青翠,所以中台被称为翠岩峰。
中台顶寺庙名为演教寺,内供孺童文殊。孺童之意,是说文殊菩萨毫无杂念的心境,如孺童一般的纯洁无瑕。
21天前2024-05-26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