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福州
福建福州与泉州
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简称“榕”,别称榕城。它地处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在秦汉时期名为“冶”,而后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更名“福州”,建城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历史上曾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福州市拥有昙石山、船政、三坊七巷、寿山石等四大文化名片,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一批历史名人。福州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如福州西湖公园、三坊七巷、鼓山、报恩定光多宝塔、鼓岭、永泰青云山风景名胜区、石竹山风景区等。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中心南后街的东西两侧。其占地40.2公顷,整体由十条东西走向的小街巷共同构成“棋盘状”街区的支脉体系,南后街西边三条称作“三坊”,东边七条称作“七巷”,是中国东南地区现存较大的古民居街区,被誉为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三坊七巷远溯自晋朝,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此地一直是福州达官显贵、文士名流的聚居地。晚清至民国时期,此地居住着林则徐、冰心、林觉民等诸多对中国近现代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单霁翔曾说:“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坊巷内院落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宅院外设有围墙,宅院内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线布置,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具有强烈的福州建筑风格。因战乱等多方面原因,“三坊七巷”遭受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开展保护修葺活动。2005年,福州市政府再一次对“三坊七巷”开展保护工作,大量古建筑和古树名木才得以保留,三坊七巷也因此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之后,景区内又陆续引进非遗技艺,开展特色民俗活动。


泉州
泉州是福建省辖地级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确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泉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其历史悠久,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泉州还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约有950多万人,港澳同胞约有76万人。泉州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品牌之都”、“民营特区”之称,拥有多个知名品牌。泉州的美食也非常有特色,有肉粽、面线糊、土笋冻等。此外,泉州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开元寺、清源山洛阳桥等。


洛阳桥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它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 年),历时六年零八个月建成,由时任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洛阳桥桥长约 834 米,宽约 7 米,有桥墩 46 座,桥身两侧有石雕护栏石柱 500 根、石狮子 28 只、石塔 9 座。洛阳桥的建造采用了“筏形基础”“种蛎固基”“浮运架梁”等先进的建桥技术,这些技术在当时是非常领先的,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洛阳桥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与赵州桥、卢沟桥、潮州广济桥齐名。它的建成对于促进泉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泉州市的著名佛教寺院。它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 年),初名莲花寺,后历经多次改名,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 年)改为今名。开元寺融合了官式建筑、“皇宫起”建筑以及中西合璧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等。寺内还保存着诸多珍贵文物古迹,如唐代石经幢、宋代木雕佛像、元代喇嘛教白塔等,东西两侧的石塔更是泉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它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佛教圣地和文化遗产,作为泉州市重要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朝拜,游客在此可欣赏古老建筑、精美佛像和浓厚宗教氛围,参观时需遵守寺内规定和礼仪,尊重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行致千里##旅行##福建##福州##泉州#
21天前2024-05-27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