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上海
辅德里公园
打卡辅德里公园:致敬红色百年的上海创意
“打卡”系列文章,重在亲历、关注体验,致敬美好生活。本文为“打卡风景”系列第10篇。

2024年5月26日下午4点多,虽然上海的天气已经燥热到32°,大大的太阳斜挂在西面天空,竟然还是下起了太阳中雨,伴随偶尔的雷声。

都说太阳雨有个浪漫的寓意——带来好运。回想上午Citywalk辅德里公园,确实有非同寻常的红色体验和绿色感观,值得记录下来。

一大早,看天气预报今天会很热,和媳妇一致想法去位于延安中路老成都北路的辅德里公园逛逛,都说这是一个新开放的网红公园,拥有上海市内规模最大的假山叠瀑“岩石花园”,自己也似乎对辅德里冥冥之中有点印记。

在地铁8号线大世界站下车后,按照百度地图导航,步行接近延安路高架的时候,我猛然感觉,公园就该在1个月前陪9旬老父亲来过的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附近啊。果然,我们横过马路,率先看到了远远的“辅德里”牌子,那就是二大会址“辅德里625号”。

媳妇饶有兴趣要先看纪念馆,我也乐得陪同再次参观,进一步加深了对二大及纪念馆的理解:

一是展览揭示了二大的六个“第一”,包括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制定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提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统一战线政策,显示二大初步完成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可持续组织的基础建设。除建党的一大之外,上述成就,应该足以奠定二大不逊于任何其他党代会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由此,期待各界更加重视对二大历史意义的理解和研究。

二是展览揭示1922年二大召开前夕,全国的中共党员共计195人,其中上海以50人排名第一,广东32人排名第二,东北、西北等没有一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数据,似乎印证了不同区域把握或错失重大历史机遇的百年传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发展。

三是去过耳熟能详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人,想必会非常多;但是,从这次星期日上午10点后二大纪念馆参观人员稀少的情况推测,来过二大会址纪念馆的人可能不多,虽然两大纪念馆步行距离不到20分钟。回想起一个月前的镜头:作为首批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66年党龄的老父亲,认真仔细观看展品,不胜感慨!

从二大会址纪念馆出来,就身在辅德里公园了。上了坡道,一路向北,就看到了高8米、长120米的黄石假山和瀑布、水池,有一些中老年游人在这里打卡拍照。我们还登临假山上环绕的木制步道,从多个角度鸟瞰整个公园:郁郁葱葱的高大乔木,倾泻而下的潺潺瀑布,动静雅致的松石小品,高低错落的城市森林和绿地,还有远处隐现的二大会址石库门百年老建筑......,红色的历史与绿色的自然,互相映衬组成了跨越时空的绝美画面!

在公园北出入口,看到了介绍铭牌,既了解了辅德里公园的历史,更知晓了公园名字的由来:这是2001年建成开放的老牌公园,原名广场公园(静安段),2022年启动整体改造,2023年6月底基本完工,10月1日正式开放。为了公园的名字,当地绿化部门还向社会广泛征集,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参与,共收到了124个名字提议,最终以二大会址所在地为线索,在2024年初确定新名字为“辅德里公园”。

辅德里公园,无论图画还是名字,都名副其实地创意致敬了百年红色历史!


(END)

商业及非商业用途的转载,均请获得作者授权,并注明“赫美兹数字坊出品”。
21天前2024-05-26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