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醴陵
渌江书院
千年瓷都 五彩醴陵(五):渌江书院
位于渌江西岸的西山是一个文化圣地。
穿过石径,拾级而上,便遇见书院千年古樟的满地绿荫,身心立即有了清凉之感。
古樟有1500多岁了,厚厚的枝叶挡住烈日,却在斑驳里透出微风。光影落于石阶中,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感油然而生。
醴陵可以说是一座”书院之城“,从南宋到清前期,这里先后办过9所书院:莱山书院、(李氏)莱山书院、近思书院、昭文书院、西山书院、江东书院、天山书院、超然书院(后改为文成书院)、渌江书院。而在这其中最具历史文化之地位的当属渌江书院。
作为醴陵文化地标的渌江书院是醴陵的书院之中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书院,也是醴陵唯一保存至今的书院。     
渌江书院始于宋淳熙二年(1175),其前身为西山书院,几经损毁,清乾隆十八年(1753),由知县管乐倡建于青云山梯云阁下。
清道光九年(1829),知县陈心炳又迁书院到西山书院遗址上,建成现在的渌江书院。其主体建筑由头门、讲堂、礼殿、斋舍、靖兴寺和宋名臣祠等组成,总建筑面积4123平方米。
1904年,书院改为学堂,开始兴办新学。渌江书院有名人掌教的传统,如左宗棠曾在此任过山长。
书院有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方式,为振兴教育、培植英才做出了贡献。如宁太一、傅熊湘、李立三、左权、蔡申熙、朱克靖、宋时轮、李明灏、陈明仁等名人志士曾在此就读。
2013年3月,渌江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被护单位”。
#城市人文手记 #小众发现社 #捕捉城市人文 #休闲好去处 #周末去哪儿
21天前2024-05-08
11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