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阳朔
阳朔闹市巷子口,我吃了碗会再来的“桂林米粉”。

圈外桂林米粉吃家秦老师说,桂林人觉得出了市区,就不正宗。“灵川、临桂、阳朔与桂林相近县区,米粉和桂林差异不算很大,阳朔再远20公里到平乐,荔浦,和桂林市的习惯又完全不一样了。”我一看,眼前这家米粉有泡空心菜。他说,那是广西博白的特色。

卤水与粉,那是桂林米粉的魂,但也限制了正宗桂林米粉的大踏步发展,口感的平衡要求与浓口熏人的螺蛳粉比,不可同日而语。这中间要感谢广西百色天等人,把桂林米粉带出了桂林。从此,桂林米粉开始了超级变变变之路。这就像传统清淡的成都火锅,传到重庆,因为码头文化影响下出现的“大油大麻大辣过大瘾”重庆火锅更易传播,反过头影响了成都火锅,也大大打开“火锅”局面一样。

传统上,桂林人吃粉不带汤,汤是吃完粉然后再加卤水、豆子,一口汤尽收碗底。老饕会加米粉锅烧、卤牛肉,老店一般都会有连甜(音,猪的胰腺)。现在应地球村上最大老板——“游客”的需求(也有一说是受广东与越南影响),加汤的桂林米粉越来越普遍。

隔壁小姐姐那碗,酸菜堆成宝塔。我眼前这碗,老板主动加肉汤。抬头连天,低头连甜。我们各自都觉得很好吃。
21天前2024-05-27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