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容县
容县六良彭氏大屋景区
广西容县六良村彭氏大屋
彭氏大屋位于灵山镇六良村,坐南向北,由三进主体建筑及行廊组成的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占地面积两干多平方米。 这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第一进、第二进与东西横廊上下层有连廊想通,檐柱之间的跨空檐墙砌弧形拱门。第一进门额及二楼的火墙上有用灰沙堆塑的“北燕”“南雁”字样;第二进门额上有“四和堂”三字。
屋的前后、左右墙体上有抢眼和瞭望孔。房屋四周外墙上设有不少炮眼,炮眼设计成葫芦状,匠心独运。 而西洋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走廊的拱形门窗,洋气与古朴相结合,典雅别致,有着浓郁的民国风情。 彭氏大屋正门上,堆塑着工整的字体:顶格是"雁南”,下格是“燕北”,左联是"雁行有序”,右联是“燕垒安居”。形象表达兄弟四人南来北往迁徒的之苦,以及建房子就像燕子筑窝一样艰辛,最后才得到了安居乐业之所,生动体现彭氏兄弟建大屋的理念。 在二进的厅堂里,还有四和堂的横匾,上联是:四时乐叙,下联是:和气致祥,表明彭氏兄弟同心协力,感情深
厚的家族。彭氏大屋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以长兄彭耀南为主,彭敬信、彭敬怀、彭敬达也有所提供,其中彭敬信作为建屋
总管,一手操办建起来的。长兄彭耀南,字敬猷,19岁时,去马来西亚谋生。先在英国人的橡胶园打工,站稳脚跟后,把三个弟弟先后带到马来西亚.因为勤劳和诚恳,渐渐取得英国人的信任,往返灵山和南洋,把同乡带到马来西亚打工,成为包工头。经过多年的打拼,彭家有了自己数十英亩的橡胶园,赚了钱的彭氏兄弟,首先是想到回家乡建房子。1933年,彭耀南以两干元大洋从丹麦华侨建筑师那里购得图纸,然后逐年寄钱回灵山建屋。当时建屋所用水泥是从国外进口的,从香港船运至容县,然后靠人力担到村里,担的途中还要住宿一个晚上。青砖则是彭家在后山开窑烧制出来的,单是烧制砖瓦就花了四年时间。 广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天前2024-05-15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