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伦敦
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
小叶黄杨(Buxus sinica var. parvifolia M. Cheng),黄杨科黄杨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枝条密集,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叶柄上面被毛;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被毛,苞片阔卵形;雄花无花梗,花柱粗扁,柱头倒心形;蒴果近球形,无毛;花期3月;果期5—6月。[7]
小叶黄杨原产中国中部,[8]现在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地。[1]小叶黄杨喜温暖、半阴、湿润气候,耐旱、耐寒、耐修剪,生长慢,寿命长,喜肥沃湿润土壤,忌酸性土壤,抗逆性强,耐水肥。[7]小叶黄杨的繁殖方式是扦插繁殖。[8]
《桂药编》中记载小叶黄杨:“枝叶治肝炎湿疹,疮疥;全株用于跌打损伤,皮肤瘙痒。”小叶黄杨民间用来治疗心血管病、疟疾、梅毒、风湿、皮炎和狂犬病等病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小叶黄杨枝叶茂密,叶光亮、常青,是常用的观叶树种,有一定的观赏价值。[9]除此之外,小叶黄杨抗污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对大气有净化作用,体现了其净化空气的价值。
20天前2024-06-07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