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临海
龙兴寺
龙兴教传
临海龙兴寺,位于台州府城巾山西麓,紫阳街南端,紧邻城墙,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神龙寺”。神龙二年(706年),改名“中兴”。景龙三年(709年),复改名“龙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又改名“开元”。该寺在抗战时期即被毁坏,至建国初,仅存房屋殿宇三十四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迁建于巾山西南山腰的南山殿。1985年重建大殿,1988年重建天王殿,1989年重建大悲楼。1998年于旧址全面恢复,建筑结构为仿唐建筑,复“龙兴寺”之名。

唐天宝年间,鉴真六次东渡扶桑弘法,在其第四次东渡日本前,曾住锡于此。龙兴寺高僧思托又随鉴真“四渡造舟,五次入海”,“始终六渡,经逾十二年”,成为台州第一位赴日本的高僧。思托随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九州后,协助鉴真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唐招提寺,并亲撰《大唐传戒僧名记大和尚鉴真传》。鉴真圆寂后,思托还制作了鉴真干漆夹蕊座像。思托在日本传播律宗的同时,积极弘扬创立于台州的天台宗教义、并为天皇以下40人授戒,这为后来日僧入唐求法打开了大门。

唐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经日本天皇准许,率领弟子译语僧义真,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中国宁波,9月20日来到台州临海拜谒台州刺史陆淳。龙兴寺入口的牌坊上题写“神龙古刹”,另一面题写“贞元风范”,便是此意。

最澄抵临海时,恰遇天台山修禅寺座主道邃应陆淳之邀,在龙兴寺讲授《摩诃止观》,最澄从之学法,研习教义,最澄曾于10月7日至天台山,11月5日又返回临海龙兴寺。翌年3月2日初夜二更亥时,道邃在龙兴寺西厢房“极乐净土院”,为最澄、义真及中国27名僧人同授菩萨戒。3月25日,最澄携带陆淳印信离开台州。最澄返回日本后,积极弘扬中国文化,创立了日本佛学界最早的门派——天台宗,成为日本的第一个佛教门派。公元866年,最澄被追赠“传教大师”,此为日本天皇授佛界大师之始。

嗣后,日本许多僧人经临海或入龙兴寺求学或登天台山求法,成为天台宗高僧。其中有创建临济宗的千光荣西和创建曹洞宗的道元。日本天台宗后衍生出日莲宗、净土宗、念佛宗等,衍生的各门派都奉其为祖庭,天台宗成为日本佛教的“母宗”。最澄圆寂后,圆仁、圆载、圆珍、慧萼等继承了最澄的衣钵,相继入唐求法,为发展日本天台宗和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千佛塔,又名多宝塔,俗称瘌头塔,位于龙兴寺后院。因塔壁贴饰1000多块佛像砖,故又称千佛塔。千佛塔是临海最为高大的古塔,也是浙江仅存的二座元塔之一。2013年3月5日,千佛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初称龙兴寺塔,后称多宝塔。元大德三年(1299年)重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千佛塔遭火灾,毁副阶回廊、腰檐、塔刹等,仅存塔身。1976年,将因毁坏而呈不规则状的塔顶改成攒尖顶,未按照原状复原。1999年,再次对塔进行维修,将塔顶恢复原状。今年又对塔进行维修。

千佛塔共七级六面,砖木混砌楼阁式,其内中空,单壁筒状结构。由基座、塔身及塔刹组成。每层佛像砖数量不尽一致,少则138块(四层),多则187块(六层),全塔共计1003块。佛塔的建筑手法各层平座均采用石板出跳的特征较为罕见,比例准确是千佛塔的体现。千佛塔在研究当地建筑艺术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是研究当地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6天前2024-06-12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