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宕昌
真纯游甘南(十九):宕昌——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2024年5月20日中午12点,经过五个小时的行驶,我们的汽车终于到达了古城宕昌。
在接近宕昌的时候,老杨问我这个“宕”字发怎么读,我就按照成语跌宕起伏的“dàng”来回答他,结果导游阿肖告诉我们,“宕昌”的“宕”字在宕昌本地及周边地带,代代相沿,在口语交际、交流中都说“tàn”。原为安居乐业之意,引申为“政权稳固”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的十六国时期末期至南北朝期间,在这里由羌族建立过一政权,叫宕昌国,都城就在宕昌城。宕昌国,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有人口10万余众。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宕昌国归附北魏。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北周大将田弘灭宕昌国。“宕昌”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国唯一一个沿用古代国名作为县名的地方。
宕昌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包括汉、回、藏、羌等民族,它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935年9月,中央红军在宕昌县的哈达铺休整,并在此提出了“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因此被誉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红军在这里获得了当地群众的支持,包括提供食宿和物资,为长征的最后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和精神支持。
为了纪念这段光辉历史,宕昌县于1966年筹建了哈达铺毛泽东长征纪念馆,并在2006年在哈达铺红军广场新建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这些纪念馆不仅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也是为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教育后人铭记历史,发扬革命精神。
5天前2024-05-20
9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