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萨迦
萨迦寺
mimosaの浅夏~萨迦寺@日喀则
在藏语里,“萨”为“土”,“迦”是“灰白色”,“萨迦”即为“灰白土”~~
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吐蕃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昆·贡却杰布发现萨迦县奔波山南侧的山坡上,土地呈白色,且带有光泽,为祥瑞之兆,于是出资兴建寺院,这便是萨迦北寺的前身~萨迦阔布~~
昆·贡却杰布圆寂之后,由其子~萨钦·贡嘎宁布主持萨迦寺,萨迦派的教法在贡噶宁布手中日益完善,萨钦·贡嘎宁布成为萨迦初祖,萨迦寺也成为萨迦派的主寺~~
贡噶宁布的次子~索南孜摩和三子~扎巴坚赞分别为萨迦二祖和三祖~~
贡噶宁布的四子~贝钦沃布未出家,育有二子~长子萨班·贡噶坚赞有“班智达”(意为大学者)称号,为萨迦四祖;次子桑擦·索南坚赞的长子即八思巴,为萨迦五祖~~
至此,昆氏家族四代五人~史称“萨迦五祖”,萨迦派是在萨迦五祖的带领下,才得以逐步发展壮大,但真正使得萨迦派名震天下的则要归功于萨迦四祖和五祖~~
公元1247年(南宋淳祐七年),萨迦四祖~萨班·贡嘎坚赞与蒙古汗国皇子、西路军统帅~阔端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白塔寺进行“凉州会谈”,并颁发《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这是极具深远意义的历史性文件,从此宣告~西藏正式划入蒙古汗国—元朝中央政府版图,西藏属于中国~史称凉州会盟~~
★公元1251年(南宋淳祐十一年),萨班·贡嘎坚赞圆寂于凉州白塔寺,享年70岁~~
公元1260年(南宋景定元年),忽必烈继任蒙古帝国大汗后,25岁的萨迦五祖~八思巴被封为国师~~
公元1264年(南宋景定五年),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后,在中央政权内设置总制院,命八思巴以国师的身份兼管总制院事,掌管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公元1265年(南宋咸淳元年),八思巴返回西藏,修缮萨迦北寺~~
公元1270年(南宋咸淳六年),八思巴因创制蒙古新字(即八思巴蒙文)有功,被封为帝师~~
公元1280年(元至元十八年),八思巴在萨迦南寺的拉康拉章(八思巴殿)圆寂,享年45岁~~
★八思巴去世后,帝师职位一直由萨迦派高僧继任,后随元朝的灭亡而终止,萨迦派的辉煌也就此落幕~~
★公元1276年(南宋德祐二年),元军兵至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南宋第七位皇帝~宋恭帝~时年5岁的赵㬎(同“显”)投降退位;公元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赵㬎被遣送至萨迦寺学习佛法;公元1323年(元至治三年),因触犯文字狱,赵㬎被元英宗赐死~~
萨迦派的寺院很好辨认,寺庙墙体为红、白、灰三色,红色象征文殊菩萨,白色象征观音菩萨,灰色象征金刚手菩萨,故萨迦派又俗称“花教”~~
萨迦寺分为南、北两寺,历史最悠久的北寺位于仲曲河北岸的奔波山上~现仅存北寺遗址,能看见一组醒目的白塔就是“萨迦五祖塔”;始建于1268年的南寺位于仲曲河南岸的平坝之上,目前开放参观的是萨迦南寺~~
萨迦南寺的核心为拉康钦莫大殿,萨迦寺的镇寺之宝就在里面~~
穿过幽暗的转经筒长廊,进入院内的大经堂,大经堂由四十根高大粗壮的圆木柱支撑,其中有“四大名柱”享有姓名~由忽必烈赏赐给萨迦寺的“忽必烈柱”,由野牛用角拱到萨迦寺来的“野牛柱”,由猛虎背负而来的“猛虎柱”,由海神送来,送来时还流着血的“墨血柱”~~
大经堂中,有一枚罕见的右旋白色海螺,相传,这是释迦牟尼用过的海螺,后来辗转流落到印度国王手中,印度国王将它作为大礼送给忽必烈,忽必烈又将它赐给萨迦寺~~
“慧海经山”就位于大经堂后殿,是一个高10米,长60多米的经书架,这里的经书多用七种墨粉汁书写,包括金粉、银粉、红珊瑚、绿松石、珍珠粉、象牙以及历代法王的骨头粉,字体全是古藏文。其中有一部名为《布德甲龙马》的经书~长、宽各1米,上下均用夹板保护着,内容全部用金汁写成,这部夹板式带铁环的经书,重达千余斤,堪称世界上最重的经书。这里还保存着古老且珍贵的贝叶经,这种在贝多罗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也难怪萨迦寺有“雪域敦煌”的美誉~~
★萨迦南寺门票60元/人,如果不买票也可以入寺,但不能参观拉康钦莫大殿和八思巴殿~~
★八思巴殿~又称“拉康拉章”,位于拉康钦莫大殿南侧,八思巴在此圆寂~~
★八思巴殿中午12:30关门午休,下午14:00以后才开门哦~~
★拉康钦莫大殿中午13:00关门午休,下午14:00以后才开门哦~~
★由拉康钦莫大殿南侧的解脱梯上二层,西回廊内还有一面壁画墙~金廓拉康坛城壁画,是迄今萨迦寺最早最完整的壁画,绘于13世纪末,因为用矿物颜料画成,至今颜色也依然没有脱落,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并不开放~~
★萨迦南寺提供收费的人工讲解服务~~
#小众发现社 #一起去西藏 #西藏旅游攻略 #西藏旅行 #值得去的古寺庙
12天前2024-05-27
7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