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广元
千佛崖
一张门票三个国家级国宝
神通寺千佛崖造像始凿于唐初,造像饱满丰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千佛崖位于神通寺遗址西侧的白虎山山腰,造像区高约20米,长约65米,现存佛像202尊,造像题记21处。有确切纪年的题记9处。千佛崖最早的题记为唐初李渊的武德(618-626年),后有贞观(627-649年)、显庆(656-661)、永淳(682年)至文明(684年),铭记或刻于龛门外,或刻于佛旁,造像时间长达60多年。造像者大都是皇室、贵族、官吏和僧侣等为父母、兄妹、儿女“祈福”而造。其后宋、元、明各代还有零星刻凿。造像中大多面相半圆适宜,眉清目秀。造型构思之巧,雕刻刀法之精,艺术造诣之高,为古今人士所称道。造像的风格不仅传承隋代还能看到北齐的轻薄贴体的样式。简洁细腻,庄严慈祥。是一处保存比较完好的唐初摩崖造像雕塑群,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千佛崖造像可分为3组。北部一组仅有大窟2个;南部一组大小窟龛罗列,造像多而集中,有大窟 3个;中部一组均为小龛,大都是一龛一佛,少数一龛二佛,个别小龛一佛二菩萨。佛像绝大部分面形丰满秀丽,衣纹线条流畅。雕刻技法圆刀、平刀兼具,刀法犀利,具有明显唐代风格。
9天前2024-06-13
1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