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洛阳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中午到的龙门石窟西北门,在肯德基吃个简单的中饭,话说这里有很多免费章可以盖。
先到龙门古街,这里的中国邮政里面的印章超级多而且漂亮,最喜欢那个用8个章合盖出的龙头,色彩丰富而且栩栩如生。买信用卡就可以盖了。
验过票,终于到了伊水河畔。
首先看到的是龙门和禹王池,传说很久以前,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无法向北流出,形成汪洋经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之一分为二,伊水从中流出。龙门山是东西两山的统称。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朝,终于清末。经历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建造时的彩绘今大多已褪色。
我们首先看的是西山石窟,这边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我们主要参观了宾阳南、北、中洞和大卢舍那像龛。
参拜卢舍那大佛的人最多,这组像龛群雕规模宏伟、气势磅礴,据说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雍容大度、气宇非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和文殊菩萨,左侧为小弟子阿难和普贤菩萨。雕刻精湛,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看过卢舍那像龛群像,从桥上过伊河走到东山。这边主要看了香山寺,“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香山),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重建佛寺。武则天称帝后常驾亲游幸,留下“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公元832年,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白居易去世后,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1936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在此避寿。
今香山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自在圆通、三圣殿、大雄宝殿、石楼、御碑亭、衣钵塔和蒋松楼等。
从南步游道上山,到了寺院南门。首先看到的是蒋松别墅,一幢两层小楼。右侧是衣钵塔,继续往山上爬,是乾隆御碑亭。公元1750年秋,乾隆皇帝巡游洛阳龙门石窟到了香山寺,感怀赋诗一首《香山寺二首》刻于石碑上。
从御碑亭下来首先看到大雄宝殿,接着是三圣殿、自在圆通、钟鼓楼。钟鼓楼前的空地可以远眺西山石窟,观赏伊河风景,人文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山青水绿,美不胜收。最后从北门下山。
继续往前走是白园,走不动了就没进去。直接从东北门出去了。
3天前2024-06-14
7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