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都一处烧麦馆(前门店)
北京前门大街都一处(中华老字号)
北京前门大街都一处(中华老字号)
都一处烧麦馆创办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十七年(1752年)除夕之夜,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回城。见前门大街只此一家尚在营业,颇有些感触,进店用餐,十分满意。当得知此店尚无正式店名时,乾隆便说:除夕之夜,都城之内只你一家尚在营业。 不几日,宫中太监送来蝠头匾,上刻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都一处”三个大字。店家此时方恍然大悟,急忙将蝠头匾及乾隆坐过的椅子供奉起来。从此,都一处名声大振,“乾隆赐匾” “乾隆小酌”等也成为都一处独有的文化佳话。
烧麦是都一处的技艺绝活,以面作皮,以肉作馅儿,项不封口,状如石榴,因其形似麦稍绽开的白花,故又被称作“稍麦”,蒸熟的烧麦玲珑剔透,皮薄如翼,顶端泛着白霜,酷似盛开的花朵,垂似悬胆,香气四溢,食之则香而不腻,回味无穷。1989年都一处烧麦获商业部餐饮最高奖“金鼎奖”。2000年被中国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跋涉千里艰苦创业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山西人王瑞福来京开了家“王记酒铺 ”,并门前挂个酒葫芦作为标志。几年后搬迁至前门大街鲜鱼口路,但门外仍挂着那个酒葫芦,因此得名“醉葫芦”。

乾隆赐匾 声名大噪
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除夕,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回京途经前门大街,唯见有王记酒铺掌灯营业, 便进店用餐、因酒醇菜香,龙心大悦。当得知小店无名,便感慨到, “此时京都只有你一家营业 就叫‘都一处︐吧! 回宫后‘乾隆御笔亲书 ‘都一处‘ 并命人制成蝠头匾,派太监送至。天子临驾,又赐牌匾都一处从此声名大噪。

土龙之起 晚清盛景
为保存 ‘龙迹 ︐,乾隆帝走过的甬道常年不扫堆积成为一道土垅,称之为 ‘土龙︐ 清代也成为北京一景,延续百年民国时,“土龙”每年都会被铲一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则完全消失。
6天前2024-05-06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