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承德
承德博物馆
河北承德三日承德博物馆⑤避暑山庄展——一座承载盛世传统文化的
河北承德三日承德博物馆避暑山庄展——一座承载盛世传统文化的古典园林

避暑山庄作为清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其造园理念崇朴鉴奢,宁拙舍巧。利用热河流域的自然风貌,导之自然,利用自然,更多地融入了对自然的提炼和升华,融入了帝王的自身修为、政治理念、文化感悟和艺术追求。同时,避暑山庄与周围寺庙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呈众星拱月,似百川归海,概括中华版图之形貌,见证中国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与团结统一。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国家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
The Mountain Resort
避暑山庄占地5.64平方公里,蜿蜒起伏的宫墙长约10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园内以真山真水为魂,辅之以亭台轩榭,通过精巧设计,仿拟中华版图,形成西北碧荫浓翠的山峦、东南洲岛错落的湖沼、北部苍茫辽阔的草原格局。运用多种传统造园手法,把远山近水、奇峰异石纳入避暑山庄的景观范畴,特别是外八庙的兴建,更是避暑山庄空间视野的又一次拓展。作为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具有美轮美奂的博大之美,正所谓“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

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离宫别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蜿蜒起伏的虎皮宫墙长约20华里。在皇帝的“圣心指点”亲自规划下,宫廷建筑设计师“样式雷“家族利用热河自然天成的形胜,以山为脉,以水为魂,建造了亭、榭、殿、堂、轩、斋、楼、阁、桥、堤、寺庙——等120余组建筑,康熙皇帝以四字题名“三十六景”,乾隆皇帝“同心治理在精求”继之以三字题名“三十六景”,构成“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山庄内地形西高东低,酷似中国版图。“古称西北山川多雄奇,东南多幽曲,兹地实兼美焉。”,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中,亭、台、楼、榭或隐或藏,这里有仿镇江金山寺所建的金山,仿嘉兴烟雨楼所建的烟雨楼,仿苏州沧浪亭所建的沧浪屿,仿宁波天一阁所建的文津阁,仿泰山碧霞元君祠所建的广元宫,仿杭州苏堤所建的芝径云堤等等,但这些仿建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注重于意境的再创造,正所谓不求其形同,而重其神似,追求“似与不似”之间园林构建的最高境界。步入其间。一步一景,步换景异,似曾相识,又不想知。整体布局充分体规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儒家治国哲学。整个山庄共分“宫殿区”、“苑景区”两大部分,宫殿区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勤政殿四大组团建筑,是皇帝临朝起居,宴飨娱乐之所。苑景区分湖区、平原区、山峦区三部分。湖区空灵秀美,水碧天青;平原区苍翠树色,一览无余;山峦区清风萧远,蔚然深秀,蕴含了传统园林艺术的精华,囊括“南秀北x”并兼具自然、蕴野、踏庄风格于一身。在宏大的视觉空间内,大小穿插,虚实相间,具体设计充分运用了错、映带、……曲折、连绵等造园手法,形成峰回路转,流动开合,节奏分明,韵律铿锵的艺术氛围,加之巧于借园外山景,创造出“十里澄湖,致有爽气”的消夏胜地。山庄外围北侧和东侧山麓上的十二座皇家寺庙如众星捧月一样环绕山庄,形成了统一向心的整体布局。


世界遗产名录
World heritage List
1972年1月16日,联合国教料文组织第十七次大会正式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用以专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得到世界范围内更加广泛的关注与保护。避暑山庄及周边寺庙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修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竣工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历时八十九年。而这一时期,宇内一统、人口激增、社会安和、府库充盈,正值史家所艳称的“康乾盛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强盛、经济繁兴也为修史辑书、营园造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作为清代皇族统治的满洲皇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师承与学习也臻于至境,正如雍正皇帝所言:“我朝肇基东海之滨,统一中国,君临天下。所承之统,尧舜以来一家之统也;所用之人,大小文武,中外一家之人也;所行之政,礼乐征伐,中外一家之政也。”因此,避暑山庄的修建正是在这大一统的盛世背景下,将清代帝王博大强健的心态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阐释为山水园林的物态载体。特别是将蒙古包、万树园、试马埭等牧猎文化融入山庄,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发展。避暑山庄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概括和总结,也是清代皇帝思想的再现,是对盛世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总结性作品。

皇家园林
Royal Garden
避暑山庄作为清代帝王营造的离宫别苑,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避暑山庄的造园艺术,在总结汉唐离宫别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立足于热河周围的地形地貌,融合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华,因地制宜,仿中有创。人文方面撷取儒家、佛家、道家哲学思想以及古典诗文的意境,自然方面因借“十大名山”、市廛街市、山水树石,通过装、点、衬、映、借、隔等手段,赋予草木以生命、湖山以思想、建筑以灵魂,达到人文和自然完美的结合。

天地生成 造化品汇
承德位于燕山腹地,属寒温带向暖温带过渡
地带,夏季多温凉,冬季少严寒,雨量适中。避暑山庄所处区域,地形富于变化。清初期这里森林广袤,草野肥沃,河流纵横,动植物繁多,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气候环境。

群山环绕
避暑山庄与周围环境“形势融结,南以增冠峰,鸡冠山为屏;北枕金山、黑山:东与磬锤峰,蛤蟆石隔河相望; 西接枫木岭、广仁岭。其间,涛涛武烈河水宛若苍龙般由北向南贯城而过,登临山庄制高点,凭高借远,青山碧水尽人眼底,恰如“九重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水源充沛
避暑山座内外,水源充沛,水质清纯。园内泉溪潺潺,园外武烈浩汤,丰富的水资源成就了山庄的灵动与飘逸。

林木茂盛
承德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利于动植物繁殖生长。这里森林覆率手高,拥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草场,河流纵横其间,古松巨柏、杨柳榆钱随坡点缀,鱼虫鸟兽穿梭鸣啼,为原始的生态环境平添了几分生机。

北巡踏勘 钦选福地
康熙御制避暑山庄记全文
金山发脉,暖溜分泉;云壑渟泓,石潭青霭。川广草肥,无伤田庐之害;风清夏爽,宜人调养之功。自天地之生成,归造化之品汇。朕数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丽;两幸秦陇,益明西土之殚陈。北过龙沙,东游长白;山川之壮,人物之朴,亦不能尽述,皆吾之所不取。惟兹热河,道近神京,往来无过两日;地辟荒野,存心岂误万几。因而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依松为斋,则窍崖润色;引水在亭,则榛烟出谷。皆非人力之所能,借芳甸而为助;无刻桷丹楹之费,喜泉林抱素之怀。静观万物,俯察庶类;文禽戏绿水而不避,麀鹿映夕阳而成群。鸢飞鱼跃,从天性之高下;远色紫氛,开韶景之低昂。一游一豫,罔非稼穑之休戚;或旰或霄,不忘经史之危微。劝耕南亩,望丰稔筐筥之盈;茂止西成,乐时若雨旸之庆。此居避暑山庄之概也。至于玩芝兰则爱德行,睹松竹则思贞操,临清流则贵廉洁,览蔓草则贱贪秽,此亦古人因物而比兴,不可不知。人君之奉,取之于民,不爱者,既惑也。故书之于记,朝夕不改,敬诚之在兹也。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闰六月初,康熙皇帝出塞北巡,六月十四日驻跸热河下营。随行官员有大学士吴典、张玉书,吏部尚书陈廷敬,礼部尚书李光地,工部尚书王鸿绪,侍郎张英,副都御使励杜纳,起居注官揆叙、张廷玉、满保等,其中不乏风水相地之士。随行的西洋传教士闵明我
9天前2024-06-05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