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长治
观音堂
山西长治观音堂

观音堂创建于明朝万历九年(1581年)至万历十一年(1583年),历经近四个世纪的风雨洗礼,虽经清代多次修缮,但其主体建筑一一正殿仍保持了创建之初的原貌,其余部分为清代增建或改建。寺院整体坐东朝西,呈二进院落布局,占地约7400平方米,展现出严谨的中轴对称格局。从西向东,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天王殿(兼作山门)、献亭、正殿等主要建筑。天王殿内供奉着威猛的四大天王,守护着庙宇入口;献亭作为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承载着信众的敬仰与祈愿;正殿即观音殿,为全寺核心,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采用单檐悬山顶式,前檐设有卷棚抱厦,斗拱为三踩单下昂样式,梁架结构为四架梁对后单步梁通檐用三柱。殿内悬挂着明万历十一年郜钦所立的“观音堂”金字匾额,尤为珍贵。
观音殿内部,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密布的明代圆塑、悬塑作品,数量多达500余件。这些彩塑作品集儒、释、道三教内容于一体,展现了当时社会宗教信仰的多元融合。雕塑技艺精湛,运用了圆塑、悬塑、凸塑、组塑、贴塑、浮塑等多种手法,将山石、树木、建筑、人物等元素巧妙融入空间,构建出一个立体且生动的佛国极乐世界。尽管殿堂空间有限,但艺术家们凭借高超的艺术造诣,成功营造出宏大而深远的视觉效果,使得观音堂的彩塑艺术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明代彩塑艺术的瑰宝。
#公路上的风景 #城市人文手记 #小众发现社 #捕捉城市人文 #国内浪漫旅行地
9天前2024-06-17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