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北京
仁寿殿
颐和园·仁寿殿
仁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名勤政殿,清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改名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住颐和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仁寿殿坐西向东,建于汉白玉高石基上,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周围有廊,两侧有南北配殿。仁寿殿为卷棚歇山顶,上覆灰瓦,脊上有吻兽。檐下匾额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仁寿殿”三字,内檐匾额为“海涵春育”“大圆宝镜”。现仁寿殿辟为宫廷原状陈列展览,基本沿用清光绪时期的面貌。明间正中有地平床,台前和台左、右三面设有木栏台阶,台上设有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朝会大臣的宝座,宝座由紫檀木精雕而成,椅背上雕有九条金龙。宝座前有御案左右设有孔雀羽掌扇,后有镶着帖金框架的“寿”字屏风,屏风上雕有200多个用不同书法写成的寿字。仁寿殿内部装饰突出“喜”“寿”的主题,在南北暖阁山墙上分别挂有条幅,上书一个大“寿”字,而在寿字的四周和空档内共画了100只形态不同的蝙蝠,寓意“百福捧寿”。仁寿殿四周房檐的滴水瓦上也刻上了寿字图案,两侧各78个,前后各128个,共计420个寿字。此外,殿堂内还摆设有景泰蓝凤凰、鹤灯、甪端熏炉等用品。
9天前2024-06-17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